冰玉为肌,沉檀为骨,天然素体倾城。
鼓瑟湘潭,捐珰澧浦,凌波微度飞琼。何处是蓬瀛。
正忍寒送目,借水成名。
东阁官梅,两般标格一般清。娇黄腻粉轻盈。
有心安冷淡,节抱幽贞。
压倒酴醾,搀先桃李,花时争遣交并。临镜渐分明。
但半奁掩面,千里关情。
山谷山矾出门,一笑大江横。
冰玉为肌,沉檀为骨,天然素体倾城。
鼓瑟湘潭,捐珰澧浦,凌波微度飞琼。何处是蓬瀛。
正忍寒送目,借水成名。
东阁官梅,两般标格一般清。娇黄腻粉轻盈。
有心安冷淡,节抱幽贞。
压倒酴醾,搀先桃李,花时争遣交并。临镜渐分明。
但半奁掩面,千里关情。
山谷山矾出门,一笑大江横。
此诗以水仙为主题,描绘其冰清玉洁之姿,沉稳内敛之骨,天然素雅,倾国倾城。诗人运用湘潭鼓瑟、澧浦捐珰、凌波微步、飞琼飘逸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水仙的灵动与高洁。通过“忍寒送目”、“借水成名”等词句,表达了水仙不畏严寒、独立自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以“东阁官梅”作比,强调水仙与梅花一样,虽处冷淡环境,却坚守幽贞之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人还巧妙地将水仙与酴醾、桃李等春花对比,突出水仙在百花争艳之时,独树一帜,不争不抢的高洁品质。
最后,“山谷山矾出门,一笑大江横”两句,以山谷和山矾衬托水仙,更显其超凡脱俗,如同大江横渡,展现出水仙的傲然风骨。整首诗通过对水仙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高高崧山松,亭亭泰山柏。
历历冯生人,谁为浮丘伯。
烹鱼臇肥炙,美酒何所惜。
出门辞乙雀,矫掌长安陌。
两京隔千里,层城高百尺。
金匮出玉书,文谟布方策。
击筑和酒人,探丸追借客。
磊砢放情愿,敖游忘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