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九华费冠卿》
《寄九华费冠卿》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逍遥罾缴外,高鸟与潜鱼。

阙下无朝籍,林间有诏书。

夜眠青玉洞,晓饭白云蔬。

四海人空老,九华君独居。

此心谁复识,日与世情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huáfèiguānqīng
táng / yáo

xiāoyáozēngjiǎowàigāoniǎoqián
quēxiàcháolínjiānyǒuzhàoshū

miánqīngdòngxiǎofànbáiyúnshū
hǎirénkōnglǎojiǔhuájūn

xīnshuíshíshìqíngshū

翻译
在逍遥的渔网之外,高飞的鸟儿和潜藏的鱼儿共处。
宫阙之下没有朝堂的名分,但在林间却接到了圣旨。
夜晚在青玉洞中安眠,清晨以白云间的蔬菜为食。
天下的人们都老去,只有你在九华山独自居住。
这颗心还有谁能理解,我日益与世俗人情疏远。
注释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罾缴:捕鱼的工具,这里指渔网。
阙下:宫阙之下,代指朝廷。
朝籍:朝廷官职或官员的名册。
青玉洞:形容清幽的住所,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白云蔬:指山野间的自然食物,象征简朴生活。
九华君:九华山的主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世情:世俗的情感和人情世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在的生活状态。开篇“逍遥罾缴外,高鸟与潜鱼”两句,以高远的鸟和深藏的鱼比喻诗人超脱世俗的自由心态。“阙下无朝籍,林间有诏书”则表明诗人不愿受世俗羁绊,却又能在自然中感受到天命或是道德的呼唤。

“夜眠青玉洞,晓饭白云蔬”描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睡在如玉般洁净的山洞里,用清晨的白云作食物,体现了一种仙风道骨的生活理念。

“四海人空老,九华君独居”则是说世间万事都随时间而逝去,而诗人所处的九华却保持着永恒之美,独自居住在这片净土上。

最后,“此心谁复识,日与世情疏”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超脱,感叹自己的心境难以为外人所理解,每天都在与世俗的情感渐行渐远。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精神生活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独立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王太博挽诗·其二

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

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

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0)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其二

再造功成始趣还,又从薇省去长安。

登车屡作澄清使,持橐还须文字官。

子美八哀俄入此,贺公二命只书棺。

不知庾亮埋何处,遥想悲笳泪雨潸。

(0)

柳影不碍舟

长短堤边柳,波流影不流。

浑如低倚岸,却不碍行舟。

水漾千丝乱,风吹一叶浮。

轻摇兰桨过,搅碎绿阴不。

似带墙头燕,如萦镜里鸥。

那堪南浦别,明暗两牵愁。

(0)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十诗·其八

篇篇浑不费安排,霁月光风自满怀。

岭海声名谁得似,一家句法老诚斋。

(0)

喜雨·其三

晓云如墨幕诸山,飞瀑倾河顷刻间。

一喜令人无著处,长歌攲枕听潺潺。

(0)

诸侄约至黄檗因思前岁刘朔斋同宿约后村不至慨然有感

黄檗山前古梵宫,早年屡宿此山中。

猿啼十二峰前月,鹏送三千里外风。

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

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跻攀谁与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