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山前古梵宫,早年屡宿此山中。
猿啼十二峰前月,鹏送三千里外风。
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
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跻攀谁与同。
黄檗山前古梵宫,早年屡宿此山中。
猿啼十二峰前月,鹏送三千里外风。
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
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跻攀谁与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诸侄约至黄檗因思前岁刘朔斋同宿约后村不至慨然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在黄檗山共度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未能如约而至的感慨。
首句“黄檗山前古梵宫”,点明地点,黄檗山前的古寺,为回忆的背景。接着“早年屡宿此山中”表明诗人曾多次在此山中住宿,为下文的回忆铺垫。
“猿啼十二峰前月,鹏送三千里外风。”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猿猴在月夜啼叫,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鹏鸟远送,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距离的遥远。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这里提到的“朔老”和“樗翁”可能是诗人与之共游的朋友,但未能如约而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失约的遗憾。
最后一句“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跻攀谁与同。”借用典故,以司马相如骑鲸而去,比喻朋友离去,留下自己一人,表达了孤独和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友情的珍惜和失落,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弄笔涂鸦,愁来似、云兴波涨。
许屈指、年华易去,可禁频恙。
噩梦几番掷过了,半生心事毫端上。
检残篇、绿酒若为消,谁相饷。风景好,春摇漾。
题咏处,曾酬唱。奈寻香摘艳,蝶衔蜂酿。
玄晏当今文学老,校书天禄燃藜杖。
比无言桃李却多言,雨花状。
芳草青归,梨花白润,春风又入昭阳鬓。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
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