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辽阳草正黄,天山飞兔白如霜。
骁腾已合三军势,猛锐犹思百战场。
金鼎割鲜供上将,玉瓯和血饭名王。
燕支小队穹庐出,也向天边猎雁行。
九月辽阳草正黄,天山飞兔白如霜。
骁腾已合三军势,猛锐犹思百战场。
金鼎割鲜供上将,玉瓯和血饭名王。
燕支小队穹庐出,也向天边猎雁行。
这首明代涂守约的《戎王出猎图》描绘了一幅辽阔边塞的秋日景象。首句“九月辽阳草正黄”,点明了季节和地点,展现了辽阳草原上金黄的秋草,渲染出浓厚的边塞气氛。"天山飞兔白如霜"则以生动的比喻,形容天山之上的兔子在阳光下洁白如霜,增添了画面的冷峻与神秘。
接下来,“骁腾已合三军势”赞美了军队的勇猛和团结,暗示出出猎的壮观场面。“猛锐犹思百战场”进一步强调了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们的心中仍怀有战场的记忆。
“金鼎割鲜供上将”描绘了猎物被献给将领的场景,体现了对军事领袖的尊崇。“玉瓯和血饭名王”则象征着胜利的庆祝,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荣耀。
最后两句“燕支小队穹庐出,也向天边猎雁行”描绘了猎手们如同燕支族的小分队,从营帐出发,向着天边追逐猎物,展现出边疆将士的豪情与英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戎王出猎的壮丽场景,既有边塞风光的描绘,又有对战争英雄的赞美,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诸宗称叔父,从子亦光辉。
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
江帆冲雨上,海树隔潮微。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
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
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
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九女叠云屏,于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戚。
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