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仲逸宣教三境图》
《题仲逸宣教三境图》全文
宋 / 释昙华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太清之云,镜中之尘。从无住本,廓应如春。

妙玄不动,示现无垠。三世普入,孰妄孰真。

现成公案,岂费精神。当头一著,坐断要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uānjiàosānjìng
sòng / shìtánhuá

tàiqīngzhīyúnjìngzhōngzhīchén

cóngzhùběnkuòyìngchūn

miàoxuándòngshìxiànyín

sānshìshúwàngshúzhēn

xiànchénggōngànfèijīngshén

dāngtóuzhùzuòduànyàoj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昙华题于仲逸宣教三境图的,以描绘和感悟画面中的“太清之云”与“镜中之尘”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教宇宙观和人生哲理的理解。诗人将云比喻为虚无而流动的“无住本”,如同春天般广阔无垠,体现了空性和变化的禅意。"妙玄不动,示现无垠"进一步阐述了超越动静的玄妙境界,以及一切现象的显现都是无边无际的。

"三世普入,孰妄孰真"强调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共融,使得真假难辨,暗示了佛教中空性与实相的辩证关系。"现成公案,岂费精神"则指出,真理无需外求,就在眼前,无需过多思考或耗费心力去寻找。

最后两句"当头一著,坐断要津",形象地表达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关键在于当下领悟,抓住核心要义,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体验。

整体上,这首诗寓禅于画,借景抒怀,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智慧。

作者介绍

释昙华
朝代:宋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念奴娇.题芭蕉画册

萧萧意远,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

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

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

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

最好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

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

倚枕听秋,挑灯味梦,一阵黄昏雨。

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由都返晋,作函寄怀都中姊妹

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

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苕苕。

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

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

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0)

海棠春.本意

锦城二月花如许。梦乍醒、春阴压住。

莫放海棠颠,袅袅笼香雾。紫棉薄薄红丝缕。

向午夜、烧残蜡炬。一味睡恹恹,帘捲丝丝雨。

(0)

玉楼春.春雨

小楼人倚阑干立。酥雨和烟宵未息。

阶前润遍绿苔痕,花底流莺声寂寂。

阿侬空有怜花癖。为替花愁眠不得。

忍寒燕剪掠波还,零落香泥多带湿。

(0)

满江红.甲寅冬至日雪

至日阳回,刚好趁、歌调白雪。

侵寒起、玉堆阶下,无声骚屑。

斮桂未妨才女咏,披兰欲动先春色。

较当年、靧面熏衣,风怀越。三径外,琅玕折。

一室里,珠帘揭。喜六出纷霏,梅开时节。

香馥金炉烟篆漾,茶烹石鼎诗情澈。

只工闲、组绣线新添,轻寒绝。

(0)

卜算子.对酒

浮世等糟丘,千载灵韵醒。

可是评花酌月宜,窗外西风紧。

杯深得泪多,量窄嫌壶冷。

块垒难浇醉亦愁,不许愁人饮。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