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人倚阑干立。酥雨和烟宵未息。
阶前润遍绿苔痕,花底流莺声寂寂。
阿侬空有怜花癖。为替花愁眠不得。
忍寒燕剪掠波还,零落香泥多带湿。
小楼人倚阑干立。酥雨和烟宵未息。
阶前润遍绿苔痕,花底流莺声寂寂。
阿侬空有怜花癖。为替花愁眠不得。
忍寒燕剪掠波还,零落香泥多带湿。
这首清代邓瑜的《玉楼春·春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春夜画面。诗人以小楼为背景,通过"酥雨和烟宵未息",形象地写出春雨绵绵不断,如酥似烟,夜色中显得尤为缠绵。"阶前润遍绿苔痕"进一步渲染了雨后湿润的环境,青苔的痕迹遍布台阶,显示出春天的气息。
"花底流莺声寂寂"则以无声的流莺来衬托雨夜的宁静,莺鸣不再,只有寂静,更添了几分凄清。接下来,诗人借"阿侬空有怜花癖"表达自己对花儿的深深怜爱,然而这份爱意却无法阻止花朵在春雨中的凋零,"为替花愁眠不得",诗人因花儿的愁苦而难以入眠,体现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忍寒燕剪掠波还,零落香泥多带湿"描绘了燕子在寒冷中飞掠水面的情景,它们带回的花瓣被雨水打湿,落在泥土上,象征着春天的凋零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将春雨中的哀愁与生机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时光的深深眷恋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