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陆肱往太原》
《送友人陆肱往太原》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

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ǒuréngōngwǎngtàiyuán
táng / pín

bìngzhōufēiguójūnxúnshuí
xiǎnyǔnfāngwèikòupiáoyáozhèngyòngshī

shùyānláihàobiānxuěxiàshí
gèngxiǎngjīngmiánshàngyìngféngjìnhuǒ

注释
并州: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非诗人的故乡。
故国:故乡。
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离去的人。
猃狁: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以其勇猛善战著称。
师:军队。
戍烟:边防军的烽火。
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附近,有历史上的军事要塞。
禁火期:古代节日如寒食节,期间禁止烟火。
翻译
并州并非故乡,你离去后又将追寻何人?
猃狁此时正作乱,英勇的嫖姚将军正在率兵征讨。
烽火台的烟雾中传来号角声,边境的雪花无止无休地下着。
遥想经过绵上之地,应当会遇到禁火的节日时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名为《送友人陆肱往太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边疆战事的担忧。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开后,无人可寻的孤独感和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并州" 指的是唐代的一个军事要塞,即今山西太原一带,虽然不是诗人故乡,但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诗人心中的重要地点。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战争景象,"猃狁" 和 "嫖姚" 是古代北方民族的名称,常与军事冲突相关联。这两句传达了边疆的紧张气氛和战事频发的局势。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 这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萧瑟景象。"戍烟" 指的是军营中的炊烟,这里暗示着战争的氛围,而 "边雪" 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感——似乎时间在这里凝固,失去了流动性。

最后两句 "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再次相见的愿望。"经绵上" 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 "应逢禁火期" 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期待,希望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条件下能够重聚。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环境和战争氛围的描写,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赞朝阳穿破衲待月了残经

一衲三冬,千针万线。
日影上三竿,眼力增一半。

(0)

偈六首

真空不空,寥寥无影树头月。
真色非色,隐隐不萌枝上花。
威音路外芬芳,凤无依倚。
空劫已前照耀,鹤不停机。
更须一色功圆,便得同中有异。
同中异,直下承当休拟议。
夜来明月照芦花,鹤鹭并头踏雪睡。

(0)

偈颂九十三首

据此丈室,无可不可。
要行即行,要坐便坐。
漆桶相挨,一时打破。
三脚虾蟆透九垓,笑倒嵩山破灶堕。

(0)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生死到来何抵当,萧然归去路堂堂。
到家句子聊相寄,写入碧天鸿雁行。

(0)

访育王东堂空叟和尚夜话

因说多年破草鞋,祖翁插脚强安排。
从兹狼藉浑无底,次第提持转见乖。

(0)

颂古九首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