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
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
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
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
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
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
这首诗名为《兰房留别》,出自唐代诗人冯延巳之手,体现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开篇即设定了离别的情境,兰房指代幽静美好的居所,一夜之宿已然成为难得的珍贵时光。“底死谩生”四字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生与死的界限在这里被模糊处理,彰显了对于逝去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力感。
"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
诗人在此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枕边的承诺与交谈,这里的“说尽”暗示了一段深刻的情感交流,而“两心素”则象征着彼此之间纯洁而真挚的感情。
"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
诗人强调了对于共同的心意要牢牢记住,不应轻率地做出承诺。这不仅是对对方的情感负责,更是对自己内心所持有的坚守。
"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
尾句中的“后会”留下了深远的期许,而“不知何处”则显得神秘又充满不确定性。最后,“双栖人莫妒”,诗人呼吁着彼此在未来重逢时,不要心存嫉妒,这里的“双栖人”象征着两颗相依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承诺的重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不确定但仍怀抱希望的情绪。
众窍韵秋壑,孤禅怡冷湾。
俄然下仙侣,鹤背赪玉颜。
缑岭吹笙者,一去久未还。
安知不即此,引袂拂天关。
冉冉香酝地,浮浮云绘山。
羾躯己物表,高唱百年间。
醯鸡发吾覆,业欲捐佩环。
伏枕忆孤峭,撑空拥翠鬟。
此峰界夷汉,蜿蟺薄层空。
关河既隔绝,风气迥难同。
纤絺宾大蜡,寒涧饮长虹。
古来遭谴斥,历历窜其中。
圣世肆陶冶,瘴烟敛冥濛。
逐客此量移,恩私荷优容。
孤愚亦何幸,辙迹许遥通。
结驷发中夕,登躯凌太穹。
平看半规月,黯澹生天东。
本候清凉至,返遭暄暖烘。
乾坤有常理,人力讵为工。
俯首省愆恶,越鸡号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