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舜民的《句》系列之四十二。通过“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历史与文化的交织感。诗句以疑问的形式开头,“谁题佳句到幽都”,这里的“幽都”可能象征着遥远或未知的地方,暗示了诗歌的意境深远,或是对某种知识、智慧的追寻。接着,“逢著胡儿问大苏”,“胡儿”指的是来自西方的人,这里可能暗含着与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大苏”则指向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深远。这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向往和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邹公桥
吾侪一事办不曾,邹公一桥了此生。
省斋先生三大字,此桥便有千载意。
今年天亦与护持,桃花春水不多肥。
济川题柱吾无梦,梦借新桥作钓矶。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
屏山十论抉圣心,甘老十论刮古今。
古今刮得都见髓,持献玉工逢刖趾。
玉皇左相华阳封,上与阿旦双周公。
荐渠金门可登仕,金门送渠外台试。
渠侬掉头不肯行,有雪可钓月可耕。
恩山紫蕨椽来大,恩江白鱼船样个。
绿蓑青箬霞上卧,不知毕逋明视东西过。
读唐人于濆刘驾诗
刘驾及于濆,死爱作愁语。
未必真许愁,说得乃尔苦。
一字入人目,蜇出两睫雨。
莫教雨入心,一滴一痛楚。
坐令无事人,吞刃割肺腑。
我不识二子,偶览二子句。
儿曹劝莫读,读著恐愁去。
我云宁有是,试读亦未遽。
一篇读未竟,永慨声已屡。
忽觉二子愁,并来遮不住。
何物与解围,伯雅烦尽护。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为君酒船卷拍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