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唐人于濆刘驾诗》
《读唐人于濆刘驾诗》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刘驾及于濆,死爱作愁语。

未必真许愁,说得乃尔苦。

一字入人目,蜇出两睫雨。

莫教雨入心,一滴一痛楚。

坐令无事人,吞刃割肺腑。

我不识二子,偶览二子句。

儿曹劝莫读,读著恐愁去。

我云宁有是,试读亦未遽。

一篇读未竟,永慨声已屡。

忽觉二子愁,并来遮不住。

何物与解围,伯雅烦尽护。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读唐人于濆刘驾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借古人诗作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歌。

首先,“刘驾及于濆,死爱作愁语”两句表达了对古代诗人于濆和刘驾作品中的深沉爱意与忧愁的情感体验。这里“死爱”指的是那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而“作愁语”则是这种情感转化为文字的结果。

接着,“未必真许愁,说得乃尔苦”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份忧愁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人认为,尽管这些忧愁可能并非完全真实,但在诗中被描绘出的痛苦感却是如此真切。

“一字入人目,蜇出两睫雨”则形象地表达了诗句的力量,每一个字都能深入人心,如同眼泪般流淌。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诗歌对读者情感的强烈撞击。

“莫教雨入心,一滴一痛楚”又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影响,警示不要让这些忧愁的情感渗透到内心深处,每一滴都可能带来切骨的疼痛。

中间部分“坐令无事人,吞刃割肺腑”则表达了一种极端的情感状态,仿佛没有事情的人会将自己的内心剖析得像切割身体一样惨烈。

而后面的“我不识二子,偶览二子句。儿曹劝莫读,读著恐愁去。”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这两位古代诗人的认识,以及他们的作品如何影响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我云宁有是,试读亦未遽。一篇读未竟,永慨声已屡。忽觉二子愁,并来遮不住。何物与解围,伯雅烦尽护。”则是诗人继续表达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如何被这份忧愁所包围,最终寻求解脱之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分析,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谒明太祖陵

嬗谢都关天运乘,攘除非自本朝兴。

代为剪逆当方革,岂是因危致允升。

常禁里民阑采木,还教卫户谨巡陵。

省方近抚前王迹,殷鉴惟怀惕倍增。

(0)

西溪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

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

俗藉渔为业,园饶笋作林。

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

(0)

答诗

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

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

(0)

别义门

平生无别念,念念只麟溪。

生则长相思,死当复来归。

(0)

溪声

结庐何日住深山,竹月松风相对闲。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0)

钱宗伯牧斋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

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