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滴未融,密洒又重重。
半刺庆三白,载歌赓四封。
猎围寻迹去,吟思为谁供。
沉想山阴夜,来如去兴浓。
前回滴未融,密洒又重重。
半刺庆三白,载歌赓四封。
猎围寻迹去,吟思为谁供。
沉想山阴夜,来如去兴浓。
这首诗描绘了初一雪后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的连续与厚重,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与人文的多重感受。
首句“前回滴未融,密洒又重重”描绘了雪的连续不断,仿佛前一次的雪还未完全融化,新的雪花又纷纷扬扬地落下,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静谧与寒冷。
接着,“半刺庆三白,载歌赓四封”则表达了对雪景的喜爱与庆祝。在诗人眼中,这三次降雪如同珍贵的礼物,值得人们欢庆。同时,人们载歌载舞,以诗歌相和,庆祝这难得的雪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猎围寻迹去,吟思为谁供”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雪后的自然景象。猎人在雪地上寻找踪迹,而诗人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为谁提供着灵感与思考的空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丰富。
最后,“沉想山阴夜,来如去兴浓”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深远的意境。诗人想象着在山阴之夜,雪景如同梦境般美丽,既让人向往,又让人留恋。这里的“来如去兴浓”,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初雪带给人们的喜悦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东南有名岳,沿流探其胜。
丹崖挹晓氛,紫霞落飞磴。
海天一望平,松涛逗清听。
行行上天门,一窦开石径。
忽然见楼台,金碧相纬经。
楼高不知暑,云归常昼暝。
缥缈楼中人,焚香击清磬。
諵諵读黄老,适与雅意称。
皎皎云间鹤,不受氛尘侵。
幽人一以赠,驯为阶下禽。
春风舞翩翩,秋月唳清音。
经年托俦侣,欲别意难任。
念非夙所随,还归嘉树阴。
客既眷故乡,鸟亦适故林。
去矣物无累,怀哉谊已深。
愿比云霄翼,常同万里心。
淮之水兮清且浏,思若人兮情夷犹。
溯予舟兮夕逝,愿从之兮靡由。
淮之水兮清且驶,思若人兮不能已。
抱多病兮焉投,隔淮湍兮千里。
淮之水兮洋洋,眷我情兮难忘。
永悠悠兮冬户,辗转反侧兮未央。
悲莫悲兮生别离,我思君兮君不知。
临北风兮陨涕,属孤云兮南驰。
清晨出城郭,悠然振尘缨。
仰见天宇净,俯瞩川原平。
竹树自潇洒,禽鸟相和鸣。
龙渊古招提,飞盖集群英。
唱酬出金石,提携杂瓶罂。
丈夫贵旷达,细故奚足婴。
道义山岳重,轩冕鸿毛轻。
素心苟不渝,亦足安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