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芹乾,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
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
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
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沉香。
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
笑衰翁鬓发,早已苍苍。
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
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
燕子芹乾,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
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
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
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沉香。
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
笑衰翁鬓发,早已苍苍。
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
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初夏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长,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鉴赏。
首先,“燕子芹乾,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几句描绘了夏日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的生动景色。燕子与龙孙都是古代对年轻人的美称,这里用来形容初夏时节青翠欲滴的小草和老树,通过它们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接下来的“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则是描写午后微风轻拂,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穿上薄罗衣裳的景象,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显示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美好时光的留意。
“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中,落红飞絮形容了花瓣飘落如同雪花一般的景象,而摘青梅煮酒则是对夏日生活的一种享受。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美丽,也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
“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沉香”几句营造了一个安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这里的“重门静”与“一帘疏雨”共同构建出一种深院幽巷、细雨绵绵的氛围,而“消尽水沉香”则可能暗示着某种美好事物的逝去。
随后,“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一句,则让人感觉到诗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团扇,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物或用品,而“恩情犹在”则透露出对往昔恋情的怀念,并且强调了这种感情并未随时间而淡忘。
紧接着,“笑衰翁鬓发,早已苍苍”中“衰翁”指的是年老的男子,而“鬓发早已苍苍”则形容了头发早早变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几句则是诗人的叹息。这里的“乘鸾彩女”出自仙境神话,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而“看世间、多少炎凉”则是对世事无常、人生冷暖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平静与感慨。
东南形胜,人物风流,白头相见恨晚。
便觉君家叔度,去人未远。
长怜士元骥足,道直须,别驾方展。
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况有星辰剑履,是传家合在,玉皇香案。
零落新诗,我欠可人消遣。
留君再三不住,便直饶,万家泪眼。
怎抵得,这眉间、黄色一点。
春寒漠漠雨溟溟,假寐书床午梦醒。
十载客居便巷陌,一时乡思绕园亭。
繁花照槛知堪赏,乱石钩衣忆所经。
恰有古苔三亩绿,都来修竹万竿青。
当窗好鸟通人语,挂树危藤学字形。
日射韭畦朝可剪,香凝棕室昼常扃。
鹿场旧筑犹存号,鹤冢新封未刻铭。
架上残编归拟读,移文不待北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