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多病百缘轻,萧飒风来体渐平。
阁求诗书随意懒,梦游山水逼人清。
调鸠上掌喃喃语,遣鹿看门笃笃行。
桐叶满阶留不扫,爱他踏处亦秋声。
一身多病百缘轻,萧飒风来体渐平。
阁求诗书随意懒,梦游山水逼人清。
调鸠上掌喃喃语,遣鹿看门笃笃行。
桐叶满阶留不扫,爱他踏处亦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心境的变化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开篇“一身多病百缘轻”,透露出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病痛折磨后,身心俱疲的状态,但同时也暗示着病痛的减轻带来了一种解脱感。“萧飒风来体渐平”一句,以自然界的风声象征内心的平静,形象地表达了病后身体逐渐恢复的喜悦。
接着,“阁求诗书随意懒,梦游山水逼人清”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自然美景的热爱。在病中,他或许暂时放下了繁重的书籍和写作,转而沉浸在对山水的想象之中,这不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心灵得以净化的过程。这里的“清”字,既指山水之美,也暗含了诗人精神世界的纯净。
“调鸠上掌喃喃语,遣鹿看门笃笃行”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通过与鸟兽的互动,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这种与自然的对话,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灵深处的共鸣。
最后,“桐叶满阶留不扫,爱他踏处亦秋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即使落叶铺满了台阶,他也不愿去清扫,因为每一步踏在落叶上,都能听到秋天的声音,感受到季节更替的美妙。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后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美、文学创作和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
南园花木正繁盛,小小大大皆来鸣。
藏枝映叶复谁使,不肯停住常嘤嘤。
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群鸟声。
自无一语出于己,徒尔嘲?誇从横。
朝朝泊我高柳上,叫破一窗残月明。
幽人稳睡正酣美,无计可奈遭尔惊。
少年挟弹彼谁者,安得为我来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