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自可怜,避暑更萧然。
片云堪度雨,小树即生烟。
岩雪频经夏,溪冰定几年?
横阶看卧石,隔牖听飞泉。
地使炎凉变,人疑岁序迁。
讵知来遁俗,更似得逃年。
幽人自可怜,避暑更萧然。
片云堪度雨,小树即生烟。
岩雪频经夏,溪冰定几年?
横阶看卧石,隔牖听飞泉。
地使炎凉变,人疑岁序迁。
讵知来遁俗,更似得逃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避暑的宁静生活,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平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暑之地的清幽与自然之美。
首联“幽人自可怜,避暑更萧然”开篇点题,以“幽人”自居,表达了对避世生活的喜爱与满足,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感到格外的清静与自在。
颔联“片云堪度雨,小树即生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彩和树木赋予生命,描绘出雨后云雾缭绕、小树轻烟袅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颈联“岩雪频经夏,溪冰定几年?”通过岩雪和溪冰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山中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但在这幽静的山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
尾联“横阶看卧石,隔牖听飞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诗人静静地观察着岩石,倾听泉水潺潺,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地使炎凉变,人疑岁序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知,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时间似乎失去了常规的流逝感,让人心生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避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东山久系苍生望,周庙礼成出汉家。
聚玉喜从梁苑后,离觞愁向夕阳斜。
桑乾夜渡天留月,雪霁村行树未花。
若过故园春色烂,采芳莫自玩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