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幢珠节共玲珑,九虎严关有路通。
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广寒宫。
宝幢珠节共玲珑,九虎严关有路通。
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广寒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的作品,名为《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此诗颇具文人墨客的清新脱俗与超然物外之情怀。
“宝幢珠节共玲珑”,在这里,“宝幢”指的是佛寺中的珍贵装饰,通常是用各种材质制成的法器或其他装饰品;“珠节”则可能是指由珍珠串联而成的装饰物。两者“共玲珑”表达了它们共同发出的清脆声音,这里的“玲珑”既形容声音,又暗示了一种精致、美好的境界。
“九虎严关有路通”,“九虎”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护卫或守门之兽,象征着力量与神圣;“严关”则指的是寺庙的入口,这里的“严”意味着庄重而不易接近。然而即便如此,“有路通”表明诗人找到了进入这个庄严空间的途径。
“遥望玉宸端象简”,“遥望”表示了远眺,“玉宸”则是皇帝居所的美称,借以形容天庆观的宏伟与尊贵。这里的“端象简”可能指的是皇帝或高僧的塑像,表面上庄严肃穆,而内在则平和谦逊。
最后,“宛然身在广寒宫”,“宛然”一词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自然、从容,此处暗示诗人已然心境超脱,如同置身于仙境;“广寒宫”则是对天庆观的一种美称,借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宁静与高远。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中朝拜天庆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清净。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
我本麋鹿俦,久居山水窟。
十年走黄尘,双鬓生华发。
愁来能自遣,画就即吟诗。
兴至不可道,醉墨交淋漓。
清风每盈襟,白云将随席。
潇湘与洞庭,千里穷咫尺。
东吴有佳士,观光来国都。
手持一片玉,需我作新图。
胸中有丘壑,肯为流俗写。
感君交谊深,何吝重挥洒。
青峦叠霄汉,绿树带烟霞。
悠哉清绝地,彷佛似君家。
君家吾住近,只隔东西水。
林下草堂开,宾朋日延伫。
投老恋乡土,每画想林泉。
形泊不能往,空赋式微篇。
南风挥挥水上来,五月六月芙蕖开。
红妆绿鬓谁家女,青苧缝裙一色裁。
船头摘花歌且坐,船尾夷犹摇浆和。
忽惊山雨过横塘,撑入柳阴看雨过。
晴来复爱锦云柔,争唱斜阳不肯休。
趁得落潮归又晚,一弯新月在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