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七首·其七》
《颂古五十七首·其七》全文
宋 / 释道昌   形式: 偈颂

得因失有,是在非边。根源未断,枝派相连。

不言言,口何在,转得身来难下载。

一帆风过洞庭湖,对面须知已违背。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昌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佛教中的因果关系和言行之间的微妙关系。"得因失有,是在非边",意味着得到与失去、存在与不存在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两极。"根源未断,枝派相连",暗示着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即使表面上看似分离,其实仍有深层的联系。

"不言言,口何在",通过否定语言的存在来强调超越言语的智慧,暗示真正的领悟无需过多言辞。"转得身来难下载",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转变的艰难,仿佛身心难以承载这种深刻的体悟。

最后两句"一帆风过洞庭湖,对面须知已违背",以航海比喻人生的旅程,即使帆船顺利过湖,但若心念不正,即使面对他人也可能偏离正道。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言语与行动背后的真谛。

作者介绍

释道昌
朝代:宋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猜你喜欢

挽陈巡检

夫君端是一时豪,排难捐躯不惮劳。

忠义自能全里社,姓名那肯辱铨曹。

一生倜傥心常逸,五世团栾寿更高。

瞑目定知无可憾,九原风树漫悲号。

(0)

予与王瞻叔韩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彦才六人皆同庚也一登政路五上禁涂其四久已物故所存者独知默与予耳今日得报知默又已云亡念年齿至此予亦岂久于世者乎怅然有感于怀因成数语以自解

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

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

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

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

嗟予独何人,偶尔未见鬼。

自度如许衰,宁久红尘里。

念此梦幻身,谁能保终始。

失者虽或非,得亦未为是。

死者固可悲,生亦不足喜。

幸然已挂冠,万事不到耳。

何妨日凭栏,乐此佳山水。

仍更日开尊,赏此新桃李。

时时命歌童,唱个陶真理。

倘或未溘然,亦足娱暮齿。

(0)

余年七十辄和乐天诗以自广

已是年龄及七旬,田园稍给未全贫。

儿孙初识传儒业,世俗还称作贵人。

门外湖山浑可乐,沙头鸥鹭更相亲。

莫将尘事干吾虑,已向君王乞此身。

(0)

过静老

老夫无住相,大是个中人。

聊作宰官相,偶名居士身。

拍手与公笑,同床怜我真。

端来趁斋鼓,共坐不曾嗔。

(0)

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吐心著地谁复识,只有平生韩子苍。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我老尚书郎。

爱酒不论天下士,快来脱帽持一觞。

(0)

霜花腴.无射商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