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
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
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
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
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
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
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杜牧端来觅紫云”以唐代诗人杜牧之名起兴,意指寻找高洁的理想或精神寄托。"狂言惊倒石榴裙"则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叹,如同石榴花瓣被狂风吹落,但仍散发出无尽的芬芳。
接下来的“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野客"指的是游历四方的人,"青筇杖"是用竹制成的手杖,而"独卧山僧白簟纹"则描绘了一位孤独的和尚在山中静坐,其衣衫上有着白色的线缕。
"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这两句是诗人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赞美。"东皋"指的是地名,而"王绩"可能是指唐代文学家王绩。"南越"则是一带地域名称,而"吊终军"则是指古时的一种祭奠亡者的仪式。
最后两句“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表达了诗人创作的自信和对美好事物不变的追求。这里的"新诗"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刚写就的作品,而"佳人"则通常用来形容有才华或善解人意之人。整句强调了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以及这种艺术享受一旦达到了高峰,就难以再有所减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历史人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向往隐逸以及对美好事物不变的艺术追求。苏轼在此通过自己的笔触,将个人情怀与大自然和人类文化的美好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文学画卷。
衰年逢世变,人事如虮虱。
忧端常澒洞,头垢不暇栉。
樯乌终岁飞,况复无宁日。
方春暂返棹,浃辰卧蓬荜。
天风倏吹衣,轻易复一出。
旅巢乏安枝,如意十不一。
七秩能几何,日月过箭疾。
夜深不成眠,吟虫助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