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九龙岩》
《留题九龙岩》全文
宋 / 陈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

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

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jiǔlóngyán
sòng / chénmǒu

xiāngchuányǒujiǔlóngniányǐnyánzhōng

yānxiāo□□shíshuāngkāijiùjìngtōng

yuèyǐngguāngdōngběijìnquánshēngshānjīntóng

dāng便biàntuōbēifánlèiláibànsēngxiánlùnkōng

翻译
民间传说有九条龙,它们从前隐居在这座山岩中。
云雾缭绕间,它们与外界似乎相隔遥远,但石门依旧,古道相通。
月光和阳光从东北方照来,泉水声和山色自古不变。
何时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来这里与僧人一起谈论人生的虚无。
注释
里俗:民间流传。
栖隐:隐居。
烟霄:云霄。
石户:石门。
卑凡累:世俗的束缚。
苦空:佛教中的苦与空,指人生无常、虚幻。
鉴赏

这首宋诗《留题九龙岩》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宁静的自然景观。首句“里俗相传有九龙”引入了九龙岩的传说,暗示其非凡之处。次句“昔年栖隐此岩中”则描绘了过去的隐者在此地的踪迹,增添了历史和神秘色彩。

“烟霄一去□□隔”中的“烟霄”形容高远的天空,空白处可能暗示着距离遥远或云雾缭绕,使得九龙岩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石户双开旧径通”描绘了通往岩洞的小路,虽然人迹罕至,但仍有路径可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通过描绘月光、日光、泉水声和山色的永恒不变,强调了时间的流转,而此处的自然景象却始终如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永恒自然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与僧侣一同在宁静的环境中探讨人生的虚无和解脱,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九龙岩为载体,寓言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张郭二秀才赴举

二子共赍刀,翩翩去意豪。

负才皆万选,入守定双高。

上道梅薰袖,还家草映袍。

须知本鸿鹄,终不在蓬蒿。

(0)

正肃吴公挽诗·其二

晁董文章重,夔龙德业尊。

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

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

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

(0)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其三

求治亲垂诏,观文自著图。

何曾凭喜怒,未省蔽谗谀。

尘世留徽号,烟霄返旧都。

悠悠增筴验,难问鬼臾区。

(0)

赠淘金叟

濯石淋沙不自劳,抉光挑屑甚幺么。

世间有客能胠箧,比尔元来得校多。

(0)

赠梅谷相士

当年寿阳额,春风点颜色。

后来广平肠,冰雪峙气骨。

世人识花面,识花还自浅。

花有岁寒心,清贞坚百鍊。

君家在梅谷,自诡知梅熟。

须得花性情,不假花头目。

莫说和羹事,花被和羹累。

突兀烟水村,我梅自林氏。

(0)

景炎拥立第二十八

汉运初中兴,扶颠待柱石。

畴能补天漏,登阶捧玉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