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
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
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
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
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这首宋诗《留题九龙岩》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宁静的自然景观。首句“里俗相传有九龙”引入了九龙岩的传说,暗示其非凡之处。次句“昔年栖隐此岩中”则描绘了过去的隐者在此地的踪迹,增添了历史和神秘色彩。
“烟霄一去□□隔”中的“烟霄”形容高远的天空,空白处可能暗示着距离遥远或云雾缭绕,使得九龙岩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石户双开旧径通”描绘了通往岩洞的小路,虽然人迹罕至,但仍有路径可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通过描绘月光、日光、泉水声和山色的永恒不变,强调了时间的流转,而此处的自然景象却始终如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永恒自然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与僧侣一同在宁静的环境中探讨人生的虚无和解脱,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九龙岩为载体,寓言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二子共赍刀,翩翩去意豪。
负才皆万选,入守定双高。
上道梅薰袖,还家草映袍。
须知本鸿鹄,终不在蓬蒿。
当年寿阳额,春风点颜色。
后来广平肠,冰雪峙气骨。
世人识花面,识花还自浅。
花有岁寒心,清贞坚百鍊。
君家在梅谷,自诡知梅熟。
须得花性情,不假花头目。
莫说和羹事,花被和羹累。
突兀烟水村,我梅自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