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肃吴公挽诗·其二》
《正肃吴公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晁董文章重,夔龙德业尊。

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

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

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

(0)
翻译
晁董的文章深得重视,夔龙的德行和事业受人尊敬。
他们的著作如同历史故事,永载天地之间。
寒风中,他们留下的旗帜飘荡在田野,傍晚的号角声在荒原上低沉回响。
谁能有碑文记载他们的事迹,必定无愧于这样的赞誉。
注释
晁董:指晁错和董仲舒,古代著名学者。
文章:指他们的文学作品或思想理论。
重:受人重视。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德行高洁。
德业:道德和事业。
尊:尊崇。
简编:书籍文献。
故事:历史事迹或典故。
穹壤:天地。
风旐:风中的旗帜,象征逝者的遗志。
寒陌:寒冷的野外道路。
霜笳:秋霜中的号角。
咽:悲凉地响起。
晚原:傍晚的平原。
碑有道:有德行的碑文。
愧:感到惭愧。
斯言:这些赞誉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文同的作品,名为《正肃吴公挽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颂某位名臣(被尊称为“晁董”和“夔龙”的人物)的文章和德业。这些字眼通常用来形容古代的贤良之士,如晋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魏征等。

诗人通过“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表达了对这位名臣事迹的传颂和记忆,将其比作恒久不朽的天地之間。接着,“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则描绘了一种肃穆、萧瑟的秋景,通过这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名臣功业和精神的崇敬之情。

最后,“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表明,只要是能够传颂其德行的人,其碑文都能体现出这位名臣的高尚品格,这样的赞誉绝不会过分。诗中充满了对古代贤士崇敬的情感和文学上的美学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送陆先生赴春闱

九重诏下选贤能,又见先生启远行。

离恨暗随流水去,朔风稳送片帆轻。

休嗟此日暌违事,预发来春晋锡荣。

一去鹏程应九万,始知佳梦合金精。

(0)

邦衡侄季怀亦惠二诗再次韵二首一颂其叔侄之美一解季怀生日不送茶之嘲·其一

竹林终日醉流霞,下客穷空祇厄茶。

更欲打门奴酪粥,何殊敛手捧姜芽。

赐金指日挥疏傅,盛馔常时设谢家。

莫为唱酬供一笑,从今便废尔殽嘉。

(0)

二老堂会七兄乐语口号

早似机云入帝乡,晚如广受出咸阳。

旧游应忆鱼同队,倦翼还欣雁著行。

甲子八百九十朔,醉乡三万六千场。

新阳渐漏春消息,二老风流日月长。

(0)

去年会庆节初定上寿仪敕差翰林承旨今枢密洪景严摄殿中监执酒盏予摄少监以酒注于盏既而准故事权停此礼但拜表文德殿下从驾朝德寿宫今年赴永和寺观罢散武弁三数人而已有感成小诗

去岁兹辰侍赤墀,诏黄亲许奉瑶卮。

如今不及封人贱,犹对君王效祝辞。

(0)

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谢尚书皆赋·其六腴亭

雨浥燕脂落,肌丰骨肉匀。

方知杜陵老,曾写此花真。

(0)

出溪

二月天景佳,波清见佳虾。

望中何所好,溪女摘蘋花。

浅浅犹可涉,素手花似雪。

隔港闻讴声,风来正相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