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终日醉流霞,下客穷空祇厄茶。
更欲打门奴酪粥,何殊敛手捧姜芽。
赐金指日挥疏傅,盛馔常时设谢家。
莫为唱酬供一笑,从今便废尔殽嘉。
竹林终日醉流霞,下客穷空祇厄茶。
更欲打门奴酪粥,何殊敛手捧姜芽。
赐金指日挥疏傅,盛馔常时设谢家。
莫为唱酬供一笑,从今便废尔殽嘉。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画面。诗人周必大以竹林为背景,寓酒于诗,描述了自己在闲暇时光中沉醉于美酒(流霞)的生活。然而,对于来访的客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只能提供清贫的茶水待客,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和对物质匮乏的自嘲。
诗人进一步想象,如果连仆人也只喝得起酪粥,那么与昔日豪门宴席相比,差距甚大,犹如捧姜芽般寒酸。他以“赐金指日挥疏傅”暗指昔日的荣华富贵,而如今只能常设简餐如谢家一般,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最后,诗人劝诫侄子季怀不必因诗中的唱酬而感到歉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应仅限于物质交换,而应注重情感交流和精神享受。诗中“尔殽嘉”指的是丰盛的食物,诗人说从此不再以佳肴相待,实际上是强调了友情的纯粹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嘲,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花南砚北一卷石,二十余年共晨夕。
石从天上堕寒芒,人向堂前思手泽。
忆昔先子宰项城,闾阎疾苦按部行。
群星灿烂月未明,眼前一星堕有声。
风吹荡漾拖金带,顷刻光摇薄萧艾。
呼来舆隶亟挥锄,崚嶒著手供爬梳。
移归草堂结三友,霜雪皑皑都不受。
苔衣摆脱离垢天,春去秋来同好丑。
此星此石居人寰,侧身茅屋傲松顽。
风雨不动安如山,商彝周鼎纷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