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天孙何许是来时,月意愔愔露气微。

可道星河难得过,自缘乌鹊合高飞。

秋宵已胜春宵短,今会还如古会稀。

早晚望夫能化石,尽分人世作支机。

(0)
翻译
织女是从哪里来的呢?月色温柔,露水轻盈。
谁能说银河轻易就能度过?只因喜鹊相合才能飞得高。
秋天的夜晚已经比春天的更短,今天的聚会就像古代那样罕见。
希望早日能化身为石,只为人间的爱情做支撑。
注释
天孙:指织女星,传说中纺织的仙女。
愔愔:形容月色柔和,静谧无声。
星河:银河,指天上的天河,象征难以跨越的距离。
乌鹊:古人认为鹊能为牛郎织女搭桥,此处借指鹊鸟。
化石:比喻长久不变,这里指织女期待变为石头以示永恒的爱情。
支机:织机的支柱,引申为支撑、维系之意,象征爱情的坚定和持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神话气氛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开篇“天孙何许是来时,月意愔愔露气微”两句,通过对牛郎织女相会之情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梦幻而又微妙的情致。这里的“天孙”指的是织女,而“月意愔愔”则形象地表达了那种期待中带有的哀愁和淡淡的忧伤。

接着,“可道星河难得过,自缘乌鹊合高飞”两句,则是对牛郎织女相会之难以及他们依靠乌鹊搭成的桥梁(即鹊桥)的感慨。这里借用了天河(银河)和乌鹊的意象,表达了对这段恋情不易的感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

“秋宵已胜春宵短,今会还如古会稀”两句中,“秋宵”比喻夜晚较长,意味着时间的珍贵;而“今会还如古会稀”则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难以重现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七夕这一天的特别意义,以及这场相会的宝贵。

最后,“早晚望夫能化石,尽分人世作支机”两句,则是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一样,即使是转变成石头,也愿意为了爱情而忍受一切困难。这不仅是对神话中那份坚贞不渝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对于永恒之爱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真爱情的无限憧憬,以及对于命运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赈饥篇赠程守·其二

乞得诸仓粟,流民获所依。

已燃薪禦冻,仍用楮为衣。

病骨蒙新暖,羸肌复旧肥。

故乡虽有屋,此处可忘归。

(0)

戏答·其二

君看月上霜,君看霜下月。

不知月盖霜,不知霜盖月。

但觉我一身,上下中央四旁总澄彻。

霜是何物如此清,月是何物如此明。

白头老翁坐中庭,半夜可数毛发茎。

群阴积聚纯粹精,虾蟆吸尽瑶池津。

银河两道来藏冰,玉龙走入蟠千寻。

倩君两耳为我听,其閒恐有波浪声。

初出海时蛟螭鸣,却入海时潮头生。

小鲸走入尾闾内,大鲸大鳅寒不睡。

莫教射倒金银宫,鳌背神人难设备。

(0)

西湖四时四首·其三

深堂高阁启清风,舟泛荷香柳影中。

日月待公逃暑饮,官无拘检是琳宫。

(0)

西湖四时四首·其二

万顷琉璃蹙翠鳞,日迟风暖物华新。

千花百草游人路,应谓壶中别有春。

(0)

西湖四时四首·其一

白鹭文鸳鉴里飞,红桥朱阁影参差。

疏林密雪皆堪赏,不特寻芳避暑时。

(0)

和君实南园独酌三首·其二

寒食三春气候深,落英榆荚满墙阴。

未甘密叶成翠幄,不爱黄花如散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