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
红尘一骑踏高回,半夜驱兵渡辽水。
马蹄行尽关山月,燕然山下沙如雪。
负戈泪落暗吞声,烟陇悲笳共幽咽。
我皇有四海,何用穷元冥。
边人纵戮尽,亦是吾生灵。
先王修德怀四夷,梯航重译归无为。
不使城南征夫怨,三春折尽绿杨枝。
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
红尘一骑踏高回,半夜驱兵渡辽水。
马蹄行尽关山月,燕然山下沙如雪。
负戈泪落暗吞声,烟陇悲笳共幽咽。
我皇有四海,何用穷元冥。
边人纵戮尽,亦是吾生灵。
先王修德怀四夷,梯航重译归无为。
不使城南征夫怨,三春折尽绿杨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的英勇与孤独,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思考。开篇"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通过夕阳下的边塞景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紧接着"红尘一骑踏高回,半夜驱兵渡辽水",则透露出将军在夜色的掩映下,急行军进渡河的紧迫场面。
"马蹄行尽关山月,燕然山下沙如雪",将军策马而行,在月光之下穿越关隘与山谷,脚下的沙土如同积雪一般,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隐喻了边塞的严寒与寂静。然而,将军的心中并不平静,他"负戈泪落暗吞声,烟陇悲笳共幽咽",在战场上流下了眼泪,但却不得不压抑着声音,只能让哀伤的笳声与他一同低沉地回荡在这荒凉的土地上。
诗人随后写道:"我皇有四海,何用穷元冥。边人纵戮尽,亦是吾生灵",表达了将军对国家疆域广阔的自豪,以及即便是在国土边缘的人们,也同样拥有着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最后几句"先王修德怀四夷,梯航重译归无为。不使城南征夫怨,三春折尽绿杨枝",提到了古代圣明君主以德治国,怀柔远方异族,使之归顺;而今朝则不愿让边塞的战事带来内地百姓的怨恨,只是岁月匆匆,连那城南的绿杨枝也被战争所摧毁。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与将军情感的刻画,展示了一个深具历史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的战士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士兵在保家卫国的同时,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昼长无客叩柴荆,时听前村鸡犬声。
芳草绿迷沿岸涨,晚樵红带隔江晴。
收筒闲羡渔知足,趁路忙怜渡起争。
我已斋居还退步,不妨斗室独盱衡。
仙凫出蓬莱,经术饰吏事。
姑臧称富饶,羌胡交市利。
人羡处脂膏,君独重节义。
守约敢望奢,履夷犹恐坠。
嗟彼肉食流,营营贪爵位。
峨冠复轻裘,强外终弱植。
今得故人书,全消厚禄意。
紫毫绚华采,明珠映圆媚。
佳诗并珍贶,情文洵交至。
笑予笠屐身,久忘炎凉势。
菊簪感霜鬓,荷衣认珠泪。
劳君制锦心,佐我舞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