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院宵深万卷横,青灯影里旧书生。
如何数十年风景,两地兰膏一样明。
使院宵深万卷横,青灯影里旧书生。
如何数十年风景,两地兰膏一样明。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书房中,青灯下旧书生埋头苦读的画面。诗人以“使院宵深万卷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书房内书籍堆积如山,夜深人静之时,书生仍在勤奋学习的情景。接着,“青灯影里旧书生”一句,通过“青灯”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暗而专注的氛围,凸显了书生在灯光下专心致志读书的形象。
后两句“如何数十年风景,两地兰膏一样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时间跨度拉长至数十年,强调了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无论是在哪一方天地,他心中的那盏“兰膏”(比喻知识与理想)之灯都同样明亮。这里不仅赞美了书生的毅力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知识永恒价值的肯定,以及对那些在漫长岁月中坚守信念、不断求索的人们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知识力量的颂扬和对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崇高情感。
丘郎一官一再左,手版三投三不可。
进退艰如踯躅羊,功名涩似威蕤琐。
忆昔与子初结欢,觞咏浣韨章江干。
别来忽下阆中命,五马重歌蜀道难。
阆中君家旧治域,父子分符如画一。
耆旧摩挲去后碑,少年捃拾毛中迹。
纵有诗名天地间,那能相见一开颜。
我擅秦声君楚舞,醉望城头千仞山。
君当强仕不得意,我尚沉冥未知止。
与君各自斗身强,四十头颅已如此。
灵峰七十二,一一相为通。
峰下结竹龙,云中响楠虫。
相接梁柱飞,各显班倕工。
触首入云清,下界犹丹空。
木难饰阶砌,璠玙雕房栊。
阿阁栖凤凰,仙阙标芙蓉。
金蕙落萧萧,石梁翼飞虹。
珍木集丹地,扶疏罗修桐。
修桐碧玉柯,春阳发萌茸。
紫茎光陆离,绿叶纷青葱。
爱此饮飧食,驻颜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