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家藏堇山庄小景图歌》
《题家藏堇山庄小景图歌》全文
明 / 李堂   形式: 古风

四明四面山列屏,佛头螺髻咸献形。

直与扶桑接天尽,远妆近抹千里青。

堇山居士眼何小,甘倚一拳藏拙老。

赤堇原分乌喙名,岂不惭芝愧瑶草。

拙翁闻笑但低头,腐朽未许污冈丘。

秦汉因兹起封邑,敢与岩壑论春秋。

适然先世遗薄田,结屋可望山之颠。

课农乘兴即长往,安流五里归放船。

半生京宦淹南北,曾假丹青寓心目。

赐还骸骨又几年,今日山庄悬此幅。

看来不辨山与图,晴峰润墨争模糊。

溪籁松簧送繁奏,此身如在冰玉壶。

烹鲜开酿香满屋,醉眼呈书信口读。

心期粒饱秋日黄,更愿桑垂春雨绿。

庄前晓霁岚雾消,堇山桥去不断桥。

直向天童跻太白,东寻玉几攀金鳌。

沙溪庵吊深宁墓,史相大坟僧闯户。

采得灵峰方竹筇,赵陵几冢榛迷路。

探奇欲再力不胜,阖门坐听山鸟鸣。

欲示儿童假图景,回江远溯溟渤清。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堂所作,名为《题家藏堇山庄小景图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家乡堇山的深情厚意,通过一幅小景图,将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

诗的开头以四明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山峦起伏,如同屏风,佛头螺髻般矗立,远近皆是青翠之色。接着,诗人自称为“堇山居士”,感叹自己眼力有限,只能以拳头大小的视角欣赏这无边的美景。他以赤堇山的乌喙之名自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提到秦汉时期,因山势险峻而建城邑,山川之美与历史的变迁相映成趣。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京城的岁月,曾借画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如今,虽已年迈,但心中仍怀有对家乡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回到家乡,居住在山巅的小屋中,与农事相伴,享受着山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他以山泉、松树、溪流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品尝美食,品酒,还读书写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期待秋天收获的喜悦,以及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希望能在家乡的山间探寻更多的自然奇观,并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象,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家乡的魅力。他想象着沿着江河远溯,直至大海,以此象征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堂
朝代:明

(1462—1524)明浙江鄞县人,字时升,号堇山。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有《正学类稿》、《四明文献志》及《堇山集》。
猜你喜欢

仲冬念一日寓东桥梦先姊宛然如生感而有作

幽明一别无由见,梦里相逢宛似真。

孤弱更谁怜汝弟,劬劳何独负双亲。

傍篱听诵怀初岁,煮粥焚须愧昔人。

野店鸡鸣残月落,觉来清涕尽沾巾。

(0)

送陈公子之京

迁拙时所弃,久与麋鹿群。

讵知薇垣仙,一见能相亲。

道合两忘势,不复知贱贫。

谭诗尚风雅,对酒陶天真。

取乐无几何,怅望京华尘。

(0)

友竹轩

管鲍去云远,友道良独艰。

聚散若云雨,翻覆似波澜。

所以君子心,托交青琅玕。

冉冉岁华暮,凄凄霜气寒。

劲节常不改,秀色仍可观。

忘形日相对,不语心共闲。

我亦秉孤操,羞为桃李颜。

何当结三益,白首相盘桓。

(0)

成化甲辰中秋后宝安袁藏用林子翼林时嘉童子时远时表从缉熙来访白沙缉熙新授浙江平湖县博将之官是夕辞去赋此识别

天高日朗送君还,紫水黄云又闭关。

但是笑谈如此辈,不妨来往共人间。

岂无贵介同倾酒,每忆心知恨隔山。

官在太湖家万里,老夫何地索开颜。

(0)

次韵缉熙河源道中闻林琰凶问林琰即秉之

大块无心任去来,先生何事独兴哀。

生前只对一樽酒,死后须埋几尺灰。

处处花开狂雨损,年年春被杜鹃催。

白头襟抱胡为尔,得放开时且放开。

(0)

问汉亭

借问河东织女星,可曾七夕有郎情。

牛郎只在河西住,乌鹊为桥早晚成。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