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二》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0)
注释
旋:立即;使君:词人自称。
棘篱:以荆棘围成的篱笆。
茜:茜草,此处指代红色;罗裙:丝绸裙子。
收麦社:麦子收过之后举行的祭神谢恩的活动。
乌鸢:乌鸦、老鹰;赛神:用仪仗鼓乐迎神出妙、周游街巷等活动,称之为赛神。
翻译
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到打麦子的土地祠祭祀,剩余的祭品引来乌鸢在村头盘旋不去。黄昏时在路上遇到一个醉倒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旋抹红妆看使君"写村妇们急忙打扮以迎接官员的到来,显示出对地方长官的尊重和节日般的气氛。"三三五五棘篱门"则描绘了村民们聚居的简朴农舍,篱笆环绕,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相挨踏破茜罗裙"描绘了妇女们在人群中穿梭,裙子被挤破的细节,既写出人群的拥挤,也流露出她们参与活动的积极与热情。"老幼扶携收麦社"展现了全家出动,共同参与丰收庆祝的场景,体现了团结与亲情。

"乌鸢翔舞赛神村"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乌鸦和老鹰在空中飞翔,象征吉祥,村民举行赛神活动祈求丰收和平安。最后一句"道逢醉叟卧黄昏"则定格了一个宁静的画面,一位喝得微醺的老人在黄昏时分安然入睡,展现出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中的民俗风情,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生活的宁静,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台城路.寄子发

暮云春树江东远,十年软红尘井。

雨屋酣歌,月楼醉倚,还倩天风吹醒。青镫耿耿。

算除却渊明,谁怜孤影。

自卷荷衣,石床高卧翠微冷。山空但觉昼永。

旧游花柳梦,不忍重省。

燕子梁空,鸡儿巷静,休说长安风景。丹台路迥。

怎见得玄都,□□芳径。共理瑶笙,凤凰花外听。

(0)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答·其二

深雪没履寒彻绵,谁子扣门四诗仙。

袖中黄绢齑臼辞,涂抹既醉凫鹥篇。

我非不纳学泄柳,政尔欲眠如孝先。

忘形尔汝子勿怪,坦率从来六十年。

(0)

村中语

吴侬曾在山村住,听得村中老人语。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虽可喜,农夫车水方劳苦。

汗流如浆面如铁,但要田乾那畏暑。

黑云一片来何忙,心怕雨作身愿凉。

安得长风为吹散,乍可赤体当秋阳。

东桥西桥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中熟下熟亦足饱,尽胜淮头争捕蝗。

(0)

挽高宗皇帝章四首·其一

大业高千古,斯文炳六经。

无刑深帝泽,不战寿生灵。

神圣非殂落,乾坤有晦冥。

难名是天德,刻画谩丹青。

(0)

清明前有远役呈野渡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0)

游宝林寺

野寺无人到,春风扫落花。

重寻旧游处,泉石绕烟霞。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