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顺之奏雅四首·其二》
《次韵顺之奏雅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七言绝句

谪仙酒渴要吞江,刘毅一呼从此欲。

当知明琼亦有神,引上洞天三十六。

(0)
翻译
被贬谪的仙人因口渴想喝下整条江水
刘毅一声号召,从此便有了跟随的意愿
注释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指李白。
酒渴:非常口渴。
吞江:形容极度渴望喝水,夸张的说法。
刘毅:历史上的刘毅,此处可能象征号召力。
明琼:明亮的美玉,比喻有才华的人。
亦有神:也有神奇的力量或非凡之处。
引上:引领或召唤。
洞天:道教中指仙境,这里可能象征理想的世界。
三十六:虚数,表示多或广大。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邓肃的《次韵顺之奏雅四首(其二)》。诗中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谪仙和刘毅两个形象,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不甘平庸的情怀。

"谪仙酒渴要吞江"一句,描绘出谪仙醉酒后想要一口吞下长江的壮举,显示了诗人内心中对自由和放纵的向往。这里的“江”可能指的是长江,也象征着宏大无边的意境。

"刘毅一呼从此欲"则是说刘毅(传说中的英雄)一声令下,便有了超凡入圣的愿望。在这句中,诗人通过刘毅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力量和勇气的追求,以及希望能够在精神上得到解放。

接下来两句"当知明琼亦有神,引上洞天三十六",则是说人们应当知道,就像明琼(传说中的仙乐)一样,也有着超自然的神奇力量。这里的“引上洞天三十六”则是在说这种力量能够引领人进入三十六个洞天,达到与道合一、精神飞扬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渴望,以及追求超越凡尘、达至仙境的强烈愿景。通过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和形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观清江傅氏西园题咏怀旧二绝·其二

一别桃源迷故津,花随流水几回春。

烟尘岂料逢今日,翰墨犹期似昔人。

(0)

儿子岷自维扬还至金陵得朱县尹仲文手书且云荷接引良厚二绝寄谢时仲文将调官京师假馆维扬·其一

木犀香里设离筵,建业西风八月天。

一骑仍留大江北,双凫何日五云边。

(0)

题郡城欧阳氏草堂

桃源或藏朝市间,草堂那厌近江关。

门外马若流星过,壶中人似洞仙閒。

异人曾见陶弘景,词客常交庾子山。

书和药尘香郁郁,席沾花片绣斑斑。

斑斑花逐春风起,爱君词章亦如此。

逸思朝凌葛岫云,清心夕比蛟潭水。

白鹿苍松诗近仙,钜泽名山画为史。

绝俗应同三岛间,结茅何必千岩里。

岩里烟云如满襟,凡情日浅道自深。

不向南山歌白石,何须北斗并黄金。

春天远羡壶尊乐,夜月徒摇旌旆心。

龙唇古琴怀古操,为君一写涧泉音。

(0)

题仿黄子久画

积铁千寻届紫虚,云端鸡犬见村墟。

秋光何处堪消日,流涧声中把道书。

(0)

赠李玉完侍御督学四首·其三

朱陵桃子千年实,楚国连城三献非。

凤翥乍书花自雨,龙睛才点画能飞。

(0)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其十一

举著空宗便道无,如盲说象太模糊。

请君自对秦宫镜,两道眉毛历历孤。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