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山八咏·其二文举塔》
《破山八咏·其二文举塔》全文
宋 / 刘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圆旨探双林,卮言发南华。

万里归一空,谁云正非邪。

门影摇青松,曾回贵侯车。

犹遗数层塔,岌岌凌飞霞。

(0)
翻译
探索宇宙的奥秘,言论源自南方的智慧之源。
万物归一,谁能说这究竟是对是错?
车辙映照在青松下的门影中,过往显赫人物曾经过。
还留有几座古塔,高耸入云,直逼天边的彩霞。
注释
圆旨:宇宙的奥秘。
双林:南方智慧的象征。
卮言:深奥的言论或哲学思想。
南华:《庄子》的别称,道家经典。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归一:万物统一的观念。
正非邪:正确与错误的界限。
门影:车马过后的痕迹。
青松: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寿。
贵侯车:权贵者的车辆。
犹遗:仍然留存。
数层塔:多层的古塔。
岌岌:形容塔身高耸。
凌飞霞:直插云霄,仿佛超越了霞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拯的作品,名为《破山八咏·文举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借助古人故事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的情怀和哲理。

"圆旨探双林,卮言发南华。" 开篇即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圆旨"指的是圆润的山势,而"探双林"则是说山势如同探寻着两棵树木。"卮言"是一种古代的文字结构,这里用来形容山势盘曲而深邃,"发南华"可能暗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和赞美。

"万里归一空,谁云正非邪。" 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万里归一空"表明一切归于虚无,而"谁云正非邪"则是对世间是非的质疑和超越。

"门影摇青松,曾回贵侯车。" 这两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贤人的怀念之情。"门影摇青松"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而"曾回贵侯车"则是对历史上的某位贤者的追忆。

"犹遗数层塔,岌岌凌飞霞。" 最后两句以壮丽的景象收束全诗。"犹遗数层塔"可能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文举塔,而"岌岌凌飞霞"则是对这座塔在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之势。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古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面对现实与历史时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刘拯
朝代:宋

(?—约1107)宣州南陵人,字彦修。第进士。哲宗绍圣初为御史,劾范祖禹、黄庭坚等修神宗实录窜易增减,诬毁先帝。又论苏轼狂悖,请正其罪。进右正言,累迁给事中,黜知濠州,改广州。以吏部侍郎召还,迁户部尚书。因反对蔡京编次元祐党籍,罢知蕲州、润州。复为吏部尚书,昏愦不能举其职,左转工部,知同州,削职。
猜你喜欢

夜雨

夜雨鸣不止,端居苦沉沉。

风寂秋灯静,气溟烟堂深。

天地思寥落,诗书静可寻。

漂零随生理,无闷到于今。

(0)

春日西园燕集同何檗樵作

佳客芳时不易逢,江南三月雨濛濛。

酒当半醉半醒处,春在轻寒轻暖中。

柳絮乱飘歌扇白,海棠如妒舞衣红。

晚来更按扬州调,声绕吴姬翠袖风。

(0)

中秋姚宝山有约不遂次日见过

待月荒庐夜不扃,半天风雨更凄清。

孤踪自觉多悲况,皓魄相知亦世情。

赤壁羽仙还入梦,山阴夜雪已寒盟。

今宵握手同看处,顿觉秋光分外生。

(0)

途次题壁

戎事关心忆去时,风尘荏苒复何之。

花枝桃李忽满眼,客路车马无停期。

礼法独怜中散放,关山空有杜陵悲。

(0)

崇安

武夷山前云雨深,浮云闇闇吹高岑。

可怜迟暮仍孤旅,未许幽寻违素心。

长路悠悠云树隔,沧江寂寂鱼龙沉。

乘桴自昔率多梦,刷羽何当归故林。

(0)

谒忠简公祠饯长子用宾赴池郡二首·其一

江间片石最称雄,莲宇璇房岛屿中。

别酒却缘催解缆,老怀浑似逐飞蓬。

风随乌鹊凉生袂,雨洗银河色映空。

期汝策名原不细,文溪吾土有高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