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鸣不止,端居苦沉沉。
风寂秋灯静,气溟烟堂深。
天地思寥落,诗书静可寻。
漂零随生理,无闷到于今。
夜雨鸣不止,端居苦沉沉。
风寂秋灯静,气溟烟堂深。
天地思寥落,诗书静可寻。
漂零随生理,无闷到于今。
这首明代诗人林大钦的《夜雨》诗,描绘了夜晚雨声不绝,诗人独处的沉闷与孤独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夜雨鸣不止”直接点题,夜雨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端居苦沉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内心感受,沉闷而压抑。
“风寂秋灯静,气溟烟堂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寂静与内心的波动形成鲜明对照。秋夜的风声已息,只有孤灯相伴,四周弥漫着一种深邃而沉重的气息,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一层雾气所笼罩,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天地思寥落,诗书静可寻”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思考和对书籍的寄托。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或许会思考人生、宇宙的辽阔与自己的渺小,同时在诗书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最后,“漂零随生理,无闷到于今”两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状态和心境的变化。尽管生活漂泊不定,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已经持续至今。这种自我调适和内心的平和,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智慧和力量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平和心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