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红绶挂琵琶,七宝轻明拨更嘉。
捍面折枝新御画,打弦惟恐损珍花。
玉钩红绶挂琵琶,七宝轻明拨更嘉。
捍面折枝新御画,打弦惟恐损珍花。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演奏琵琶的场景,充满了细腻与精致的氛围。诗人赵佶以“玉钩红绶挂琵琶”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玉钩”和“红绶”这样的词汇,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琵琶的装饰,也暗示了宫廷的华贵与高雅。接着,“七宝轻明拨更嘉”进一步强调了乐器本身的珍贵与演奏者技艺的高超,通过“轻明”二字,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明亮的音乐效果。
“捍面折枝新御画”一句,通过“捍面”(即琵琶的护面)和“折枝”(描绘在捍面上的新画作),展现了宫廷艺术的精湛与创新,暗示了演奏者所处环境的艺术氛围之浓厚。最后,“打弦惟恐损珍花”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演奏者对音乐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乐器的精心呵护,生怕任何一次失误都会破坏这如同珍花般的音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琵琶演奏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高雅与精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偶动山水怀,晨兴严夙驾。
新霁绚明绮,奔流百川泻。
既至招提境,浣濯憩僧舍。
香光礼慈云,斋宿经清夜。
旦启金浮屠,璀璨宝光射。
清泠碗内荧,的的明珠亚。
始沉倏已浮,荡漾光影下。
静观洗蒙虑,感叹陟神化。
世人业所积,遇境恒惊咤。
古佛具至神,万古精灵迓。
托物见真性,怪奇讵相借。
金刚不坏身,窥之匪隙罅。
末法思前缘,于焉但嗟诧。
杨酋之后安奢酋,战骨平途行人愁。
奇斧削成山势虬,寒云蔽天声飕飕,不知何处引箜篌。
龙场一丞今在不,弃妇途中煎百忧。
女儿夜半啼旦讴,闻之太息上笛楼。
绝无本地人声喉,边臣镜里霜满头。
行人为歌行役休,巴滇尽日若相酬。
楚水吴山何日收,归去来兮不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