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贵阳道中》
《贵阳道中》全文
明 / 许国佐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杨酋之后安奢酋,战骨平途行人愁。

奇斧削成山势虬,寒云蔽天声飕飕,不知何处引箜篌。

龙场一丞今在不,弃妇途中煎百忧。

女儿夜半啼旦讴,闻之太息上笛楼。

绝无本地人声喉,边臣镜里霜满头。

行人为歌行役休,巴滇尽日若相酬。

楚水吴山何日收,归去来兮不少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贵阳道中的凄凉景象和人物的复杂情感。开篇“杨酋之后安奢酋,战骨平途行人愁”以历史上的冲突为背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后世的哀愁。接着,“奇斧削成山势虬,寒云蔽天声飕飕”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冷、压抑的氛围,山势如虬龙般蜿蜒,寒云遮天蔽日,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不祥。

“不知何处引箜篌”一句,将音乐引入画面,箜篌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却找不到演奏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独感。随后,“龙场一丞今在不,弃妇途中煎百忧”将视角转向了社会底层的人物,一个被遗弃的妇人在路上煎熬着百般忧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悲哀。

“女儿夜半啼旦讴,闻之太息上笛楼”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在夜晚哭泣,早晨又继续歌唱,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是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绝无本地人声喉,边臣镜里霜满头”则将目光投向了边疆的官员,他们年华老去,却依然坚守岗位,面对的是边疆的严酷环境与复杂局势。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边疆治理的一种反思。

最后,“行人为歌行役休,巴滇尽日若相酬。楚水吴山何日收,归去来兮不少留”表达了诗人对于行旅生涯的厌倦与渴望回归的强烈愿望。巴滇、楚水、吴山等地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地理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对边疆治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许国佐
朝代:明

许国佐(一六〇五 — 一六四六),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0)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

金华千点晓霜凝,独对壶觞又不能。
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

(0)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各惜其志,遂成一绝

世外为交不是亲,醉吟俱岸白纶巾。
清风月白更三点,未放华阳鹤上人。

(0)

醉中先起李縠戏赠走笔奉酬

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
舞袖莫欺先醉去,醒来还解验金泥。

(0)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径

蒙茏中一径,绕在千峰里。
歇处遇松根,危中值石齿。
花穿枲衣落,云拂芒鞋起。
自古行此途,不闻颠与坠。

(0)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家

空山最深处,太古两三家。
云萝共夙世,猿鸟同生涯。
衣服濯春泉,盘餐烹野花。
居兹老复老,不解叹年华。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