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懒锄。
苦雨晴时春已尽,可怜新月挂清虚。
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懒锄。
苦雨晴时春已尽,可怜新月挂清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庭院中花草的观察,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自然美好的感慨。
"檐前花放不忍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凋零的春花不能割舍的情怀。檐前之花在春末绽放,充满生机,但同时也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这种生生世世的循环让诗人感到不忍心去折断它们。
"庭下草深仍懒锄"则展现了诗人的懒惰与对自然的顺应。庭院中的草长得很高,但诗人并没有打理它们,反而是任其自生自长,这也许是一种对于自然规律的接受和放松。
"苦雨晴时春已尽"一句则直接点明了时间已经到达春末。久雨初晴的景象通常让人们感到愉悦,但在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
最后一句"可怜新月挂清虚"中,可怜的心情再次流露。新月初升,挂在空中,它的清冷和孤独似乎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里,新月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了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易逝、夏日即将到来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
李白骑鲸飞上天,江南风月闲多年。
纵有高亭与美酒,何人一斗诗百篇。
主人定是金龟老,未到亭中名已好。
紫蟹肥时晚稻香,黄鸡啄处秋风早。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
巨灵摩山洪河竭,长鲸吸海万壑贫。
如倾元气入胸腹,须臾百媚生阳春。
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与神。
我曹本是狂吟客,寄语溪山莫相忆。
他年须使襄阳儿,再唱铜鞮满街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