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麦已吐穗,高麦才三寸。
高低胥待泽,望雨中心闷。
闷望亦我常,今年益徬徨。
潦馀民荐饥,亟资接青黄。
青黄惟此赖,迩日风转大。
蓬蓬镇扬尘,披襟惄无奈。
无奈惟自尤,较量忆从头。
盼风而惧雨,春暮犹然愁。
春暮忽立夏,曾未十日暇。
盼雨而惧风,秦越情殊乍。
情殊殊实同,无非嗟我农。
行当举常雩,沛恩希鸿濛。
低麦已吐穗,高麦才三寸。
高低胥待泽,望雨中心闷。
闷望亦我常,今年益徬徨。
潦馀民荐饥,亟资接青黄。
青黄惟此赖,迩日风转大。
蓬蓬镇扬尘,披襟惄无奈。
无奈惟自尤,较量忆从头。
盼风而惧雨,春暮犹然愁。
春暮忽立夏,曾未十日暇。
盼雨而惧风,秦越情殊乍。
情殊殊实同,无非嗟我农。
行当举常雩,沛恩希鸿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直门外所见的农田景象以及内心的感慨。开篇“低麦已吐穗,高麦才三寸”形象地展现了不同高度的麦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高低胥待泽,望雨中心闷”,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与担忧,反映了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渴望。
“闷望亦我常,今年益彷徨”则流露出作者面对农业生产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当前困境的无奈。接下来“潦余民荐饥,亟资接青黄”描述了因连年干旱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急需新的收成来接济生活。
“青黄惟此赖,迩日风转大”中,“青黄”指新旧作物交替的时节,是农民期待的希望之源。然而,“蓬蓬镇扬尘,披襟惄无奈”描绘了近期天气恶劣,尘土飞扬,让人心生忧愁。这种无奈之情在“无奈惟自尤,较量忆从头”中进一步深化,作者反思过去,对比当下,感叹命运多舛。
最后,“盼风而惧雨,春暮犹然愁”、“春暮忽立夏,曾未十日暇”、“盼雨而惧风,秦越情殊乍”、“情殊殊实同,无非嗟我农”等句子,展现了作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周期的深刻理解。他意识到,尽管面对不同的自然现象,农民们面临的挑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期盼。
“行当举常雩,沛恩希鸿濛”表达了作者对于举行祈雨仪式的期待,希望通过天降甘霖,缓解旱情,带来丰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