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郡治楼望黄山》
《郡治楼望黄山》全文
唐 / 韦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郡治楼北望黄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韦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与秋日的不同风貌,以及黄山在不同季节下的独特魅力。

首句“郡斋北望春光好”,开篇即点明了观察的地点和时节,春光的美好通过“好”字得以生动展现,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平楚无云秋望宽”则转换到秋季的视角,云层的消散使得视野更为开阔,展现出秋日特有的辽阔与宁静。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山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象。春季的清新空气与秋季的碧烟交织,无论是从尘世之外还是在静谧之中,都能感受到黄山的独特韵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春的清新与秋的宁静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则聚焦于黄山的山峰,通过“争高”与“让”、“并秀”与“色也寒”的对比,不仅表现了山峰的雄伟与秀丽,还暗示了黄山四季变换中的恒定之美。这里的“色也寒”并非实指温度,而是借以形容黄山在不同季节中依然保持的那份清冷而独特的气质。

最后,“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表达了对黄山命名的解释和诗人暂时登楼远眺的心情。黄山之所以被称为“岳”,是因为其在自然景观上的壮丽与崇高,如同古代的名山大岳一般。而“暂图瞻眺近长安”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短暂欣赏,以及对京城(长安)的向往,或许暗含着对仕途或理想追求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黄山在不同季节下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韦绶
朝代:唐   籍贯:唐京兆

唐京兆人。韦肇子。擢明经第。德宗时,历迁左补阙、翰林学士,密政多所参逮。帝尝至其院,韦妃从,会绶方寝,学士郑絪欲驰告之,帝不许,时大寒,以妃蜀襭袍覆之而去。晚感心疾,罢还第。官终左散骑常侍。
猜你喜欢

乘舟

新水涟漪宿雨收,泛舟直下锦溪头。

好风四至清衣袂,信有长江五月秋。

(0)

重经南岳

沿湘仍望岳,身世更茫然。

落影恐到海,飞岑疑造天。

万峰都培塿,三界即神仙。

共语人何在,题诗忆往年。

(0)

建德馆中次戴司寇韵

石径险疑断,畦樊缚欲斜。

异花溪女鬓,深竹野人家。

新旭荷天霁,纡途笑客差。

煖云轻自散,片片傍巾纱。

(0)

经严子陵钓台

炎光翳翳中微日,白水潜龙已形质。

直须暗结知名人,豪杰如公固其一。

驱驰戎马数年间,寇邓耿贾皆风翰。

冥鸿杳杳知何处,刘氏宁忘宜再安。

惟应风节饶孤峻,耻事计谋并战阵。

中兴神器已有归,物色匪勤终不进。

旧知万乘莫相疑,富贵勋名我不知。

威凤岂是笼中物,万里烟江一钓丝。

(0)

乘便宁亲诗为邹黄门赋

茫茫天地心,要眇难窥闯。

一殷地中雷,剨然如弛禁。

高堂灿星帔,殊渥浩春浸。节抚衣?初,儿当敢言任。

念儿忽在眼,系马㧓梅荫。

跪拜读玺书,欢声动鞶紟。

羡馀无所献,慈旨深引饮。

岭表雪如金,俄惊破氛祲。

(0)

茆山歌

茆山三峰瘦于削,拔地劖天起岩崿。

茆家兄弟已成仙,翩然欲下骑丹鹤。

琼宫琳宇相参差,灵芝瑞草何葳蕤。

羽衣或跨黑虎降,玉印曾获白兔窥。

可怜桑田变沧海,依旧三峰森翠霭。

山中有客久出游,孟浪不归今几载。

昨朝青鸟传云书,招邀好觅烟霞居。

白石炊香凝雪粒,黄精酿熟浮玉蛆。

飙车忽乘归兴速,茆山之歌已终曲。

慇勤为我谢茆仙,丹台许注长生箓。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