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德馆中次戴司寇韵》
《建德馆中次戴司寇韵》全文
明 / 张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石径险疑断,畦樊缚欲斜。

异花溪女鬓,深竹野人家。

新旭荷天霁,纡途笑客差。

煖云轻自散,片片傍巾纱。

(0)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建德馆中次戴司寇韵》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首句“石径险疑断”,以险峻的石径暗示了道路的崎岖,仿佛中断一般,引人遐想。接着,“畦樊缚欲斜”写田间篱笆歪斜,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田园的生动。

“异花溪女鬓”转而描绘了溪边女子的秀发如异花般美丽,增添了女性的柔美与诗意。诗人的眼光转向远处,“深竹野人家”,描绘了隐藏在茂密竹林中的乡村人家,透露出一种宁静与隐秘的生活气息。

“新旭荷天霁”描绘早晨阳光穿透云层,天空放晴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希望之感。“纡途笑客差”则写出旅人在曲折道路上的轻松愉悦,对旅途中的小差错报以微笑,体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暖云轻自散,片片傍巾纱”,以轻盈的暖云飘散,如同片片白云依偎在行人的头巾上,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温暖和宁静,以及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建德馆周围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自身的闲适心情,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韵味。

作者介绍

张吉
朝代:明   字:克修   号:翼斋   籍贯:江西馀干   生辰:1451—1518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美人倚梅图

风丝烟片。寂寂谁家院。斜干横枝都倚遍。

我也替他肠断。无人熨著春襟。可怜凉了春心。

又是一痕明月,濛濛移过苔阴。

(0)

洞仙歌

蔬星挂树,打画城残鼓。扶婢笼灯送郎去。

岂离情禁得,似水般寒,翻怯受,花影满街风露。

人间天上事,万种难言,分剪香罗暗投与。

绣朵折枝连,看是春娇,总谁解、寸心秋苦。

值无主、墙阴野棠开,也有个啼鹃,夜深怜取。

(0)

迈陂塘/摸鱼儿.水车

遇黄姑、微微社雨,霉时偏遇龙蛰。

拘泥驾板分帘苇,费尽愁农周折。愁水竭。

且愁绿成黄,辗转关心切。钩辀格磔。

共笕竹横莎,戽绳挂柳,忙过稻花节。

平畴错,谁画瓜南豆北。参差斜照明笠。

却怜缫妇绹儿苦,支倦相偕助力。归犊叱。

待晚饷粗完,未便贪凉息。

一棚旱月,听缓约烟蝉,稳搀风蟪,疏唱更迢接。

(0)

施明经其熊招饮即席有赠

愁听残蟀语荒菅,添爇明灯照酒颜。

共苦干戈催白发,几劳风雨梦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话旧难为此夕閒。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0)

夜坐抒感八章·其二

几见颠风杀草莱,人间筑遍赧王台。

绝无归宿长河下,少有腥膻众蚁来。

白眼谁禁狂阮辱,赭衣空使腐迁哀。

犨麋虽丑犹完相,可惜陈平魏倩材。

(0)

金八姑鹤骨箫诗为沈琛其赋

春棠不爇枯猿心,湘篁泣黛鹃楼阴。

瘦灯如睇夜魂语,一丝琼响空烟沈。

八姑娟年女贞骨,恐隶情仙学顽佛。

辘轳为心菡萏洁,井底银潢古星月。

丽车三月归郎家,鸩媒一误随乌鸦。

乌鸦岂合俪青凤,猰㺄人面来磨牙。

密幕流苏堕萤黯,角枕千山万山险。

纷离匹溢发幽感,大石凄凉尾声犯。

不歌半路溪轻薄篇,又不为枣下纂纂邀人怜。

巴姬飉厉韩娥冤,拉沙截雪填龙渊。

千呜出音万咽入,黄河来迟日去急。

雷门上键真宰泣,乳洞玄阴作崖立。

调随指变还郁纡,人间哀怨无剩馀。

王满为娅潘杨殊,既非秦罗敷,而岂梁绿珠?

以剪断发刀割襦,妾也薄命诚区区。

堂皇南面县官猾,舌磔鸳鸯谳辞辣。

既不得重执箕帚为使君之妻,如何甘漆身劙肤衔碣而长没?

灵鳌頵砡摩浩穹,其下为蝄像宅、冰蠵宫。

或有额嫔湘女往来倏忽,明珰翠羽光熊熊,妾也薄命行相从。

城闉枯桑吹慄风,痴劳騃燕殊西东。

画钿飘零罗袜弃,阑干天杪伤心红。

一握参差万金值,非六州铁九子石,蓬莱芝根破冢得。

昭华火毳与磨拭,惟韵铿訇色绀碧,脩趾神容梦瑶夕。

云螭昔媵琅邪奁,祥虹近发东阳缄。

血斑寸寸灵魄监,鵩母妒铩双飞鹣,森尔蛎壁秋霜严。

秋霜棱棱砺尔指,黄钟不生太蔟死。

白浮鸠曲城乌谣,我吊孤臣悲孽子。

我闻应真五百香台幡,湖流金碧交连翻。

何当携此渡江去,作无遮会招其魂。

鼓铙和曲小海翻,慧林七宝来妙鬘,玉音筛满花山矾。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