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听残蟀语荒菅,添爇明灯照酒颜。
共苦干戈催白发,几劳风雨梦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话旧难为此夕閒。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愁听残蟀语荒菅,添爇明灯照酒颜。
共苦干戈催白发,几劳风雨梦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话旧难为此夕閒。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这首诗《施明经其熊招饮即席有赠》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愁听残蟀语荒菅,添爇明灯照酒颜。”以“残蟀”与“荒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而“明灯”与“酒颜”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态。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略带温暖的氛围。
颔联“共苦干戈催白发,几劳风雨梦青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愁苦与国家的战乱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其中,“干戈”代表战争,“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风雨”暗示生活的艰辛,“青山”则是理想中的宁静之所。
颈联“挽衣似喜吾身在,话旧难为此夕閒。”通过“挽衣”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主人的热情与欢迎,同时也暗含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然而,在这特殊的夜晚,却难以找到闲适的交谈时光,这种矛盾的心情增添了诗的深度。
尾联“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以“屈指”表示时间的流逝,感叹故人已逝,只有自己还活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深怀念。同时,“茂先孱”可能是指某位特定的故人,或者是诗人自喻,强调了生命中珍贵的人事逐渐消失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