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殊的《京口怀古(其二)》,通过对丹阳王气消散、繁华不再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一昨丹阳王气销"暗示了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尽将豪侈谢尘嚣"则揭示了奢华生活与尘世喧嚣的对比。接着写到衣冠不再崇尚唐代风范,但父老还能忆起晋朝的旧事,体现了历史痕迹的留存。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通过描绘空寂的楼台和悠扬的箫声,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怀旧的氛围。最后两句"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以青山和垂杨作为永恒的见证者,强调自然界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然永恒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