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四》
《秋怀·其四》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北渚风生禾叶秋,洞庭波起夕阳收。

楚人临水为谁立,帝子隔烟相对愁。

(0)
翻译
秋风吹过北边的小洲,稻叶在摇曳中显出秋意。
洞庭湖面泛起层层波浪,夕阳缓缓落下天际。
注释
北渚:小洲。
风生:风吹起。
禾叶:稻叶。
秋:秋天。
洞庭:洞庭湖。
波起:波浪升起。
夕阳:傍晚的太阳。
收:落下。
楚人:古代楚地的人。
临水:面对着水面。
为谁立:为何站立。
帝子:传说中的帝王之子,此处可能指湘君或湘夫人。
隔烟:隔着雾气或烟霭。
相对愁:相对而立,满怀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景图画,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北渚风生禾叶秋"一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初秋时节北岸的微风,吹拂着成熟的稻谷,这是对丰收景象的一种描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

"洞庭波起夕阳收"则将视角转向湖泊,洞庭湖在傍晚时分波光粼粼,夕阳的余晖洒落其间,水面上波纹荡漾,这不仅是景色描写,更有着日暮思家之情。

"楚人临水为谁立"一句,诗人设身处地,以"楚人"自称,站在水边,或许是在追忆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是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这里的"为谁立"显得既含糊又深长,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最后一句"帝子隔烟相对愁",则是诗人以"帝子"自指,表达了自己与亲人或故土之间因为烟霭(可能是自然之霭,也可以理解为世事变迁)而无法相见的深切愁绪。这里的"隔烟相对"既描写了空间上的隔阂,更映射出心灵上的孤独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伤之情,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历史文化的回响,使得这简短的四句诗韵味无穷,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题䨥龙出涧图

岁寒不改青山涩,老大槎牙倚天立。

错节肯为蝼蚁残,盘根甘与蛟龙蛰。

长风怒吼针芒寒,飞流直迸芙蓉湿。

何人号为绿发翁,此翁曾受嬴秦封。

有时夜半风雷起,须臾变幻江山里。

有时飞上明堂路,便作明堂栋梁具。

周家作画众所推,好墨淋漓多深趣。

挂君高堂素壁间,白昼无云生烟雾。

(0)

禽言六首·其二

不如归去谁肯归,饱食廪米衣锦衣。

异乡虽好非桑梓,慈母倚门白发稀。

不如归去谁肯归。

(0)

湾河舟中呈郑廷韶吴景端

朝发燕山阳,暮宿湾河侧。

高树蔚繁阴,浮云淡无色。

眷彼西日驰,忧心恒恻恻。

赖我同心人,相期崇令德。

(0)

春雪再和前韵

朝来飞雪正纤纤,春日春寒觉更严。

梨已吐花重传粉,梅才结子早和盐。

月通馀彩明穿户,风捲疏团暗堕檐。

忍冻閒看庭外竹,纷纷玉节莹梢尖。

(0)

书荻港驿

客怀祇合醉腾腾,荻港来沽酒十升。

贫户为垣编白苇,小墟陈货挂青藤。

乾坤好似阅人传,身世浑如行脚僧。

喜是邮夫供笔墨,聊将履历记吾曾。

(0)

大司马幸庵彭公弟济永省兄西还次韵

京华席煖便还乡,不论岍歧道路长。

郊薮凤麟宁易得,朝家罗网正高张。

池瑭在处频生梦,风雨今宵且对床。

闻道年来富吟咏,几多诗卷墨花香。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