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其五》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朴略童蒙学,堆豗句读师。

有能致卿相,或不赡妻儿。

士故无他业,人谁此味知。

公庭彼为吏,日日醉歌姬。

(0)
注释
朴略:朴素简单。
童蒙:儿童启蒙。
堆豗:堆积声韵。
句读师:教读老师。
致卿相:晋升高官。
赡:供给,满足。
妻儿:妻子和孩子。
士:读书人。
他业:其他职业。
此味:这种滋味,指读书人的生活。
公庭:公堂。
吏:官员。
日日:每日。
歌姬:歌舞女郎。
翻译
朴素的孩童开始启蒙学习,堆叠声韵的老师教导着他们。
有些人能借此升至高官显位,却可能无法满足妻子儿女的生活需求。
读书人本无其他谋生之道,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这种苦乐。
他们在公堂上做官,每日与歌姬饮酒作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朴略童蒙学,堆豗句读师”表现了士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艰难,通过对比常人早婚生子的现实,强调了士人对于学问的执着和不为世俗所动摇。紧接着“有能致卿相,或不赡妻儿”则透露出士人的孤独与牺牲,他们可能会为了理想而放弃家庭生活,显得既决绝又有些悲凉。

中间两句“士故无他业,人谁此味知”更深化了对士人精神状态的描写。士人没有其他职业,只有学问这一条路,而这种选择和坚持往往被世人所不理解和忽视。

最后两句“公庭彼为吏,日日醉歌姬”则似乎转换了语境,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公堂上的生活,他每天沉浸于宴饮唱歌之中,与前文士人的清贫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不同人生选择的反思和情感倾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勾勒出了士人与官员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以及诗人对知识、理想与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荅林逸人兼柬刘大因忆沧洲野堂叟

小来攀侠游,脱身过伊阙。

白马行看戚里花,锦袍醉舞娼楼月。

娼楼酒幔官道春,孟尝平原能爱宾。

报仇雪耻感恩遇,沥胆隳肝宁顾身。

以兹意气红尘里,悠悠岁月东流水。

交态空输杜宛儿,致身不及南邻子。

常何新丰识马周,蔡泽秦川寻应侯。

西京谁复念王粲,间关雨雪来依刘。

刘君世胄前司马,德业龙阳复潇洒。

弱冠追随今白头,流落看同最亲者。

迩来江汉与君逢,章甫衣裳多雅容。

看君自是龙池客,敛迹宁甘兔苑农。

同心且道相逢晚,薄俗纷纷梦犹懒。

囊中久闭龙唇琴,世上终希广陵散。

大堤沙水白粼粼,为予归访沧洲人。

(0)

高景度画沧洲景寄舅氏陈拙脩

绿杨风引白鸥波,波上遥峰扫黛蛾。

莫道同心如白水,渭阳回首更情多。

(0)

书柯丹丘墨竹并古木幽篁·其一

凤箫吹断夜初澄,云叶离披玉露凝。

绝胜洞庭凉月曙,数声瑶瑟度零陵。

(0)

登西石岩不与口占

狂客登山逸兴新,欲同清赏愧无因。

此身得似同林鸟,飞去飞来不属人。

(0)

赠别林伯予召天京兼柬郑助教董纪善·其二

青云知己半京华,沧海逢君又别家。

莫雨独瞻原上柏,春风遥泛日边槎。

吴门渺渺江波晚,淮树苍苍驿路赊。

闻说九重怜孝念,未应辜负旧烟霞。

(0)

寄蒋节庵鍊师

观门迢递碧萝阴,尘迹空怀物外寻。

沧海月明人去远,瑶池秋晚雁来深。

孤云野鹤悠悠别,积水江枫夜夜心。

遥想山中多胜事,相思时复寄瑶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