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䨥龙出涧图》
《题䨥龙出涧图》全文
明 / 陈玺   形式: 古风

岁寒不改青山涩,老大槎牙倚天立。

错节肯为蝼蚁残,盘根甘与蛟龙蛰。

长风怒吼针芒寒,飞流直迸芙蓉湿。

何人号为绿发翁,此翁曾受嬴秦封。

有时夜半风雷起,须臾变幻江山里。

有时飞上明堂路,便作明堂栋梁具。

周家作画众所推,好墨淋漓多深趣。

挂君高堂素壁间,白昼无云生烟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䨥龙出涧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先,“岁寒不改青山涩,老大槎牙倚天立”两句,以“岁寒”喻指时间的考验,青山虽历经岁月却依然坚韧不拔,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同时,“老大槎牙倚天立”则赋予山峰以生命感,展现出其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的姿态。

接着,“错节肯为蝼蚁残,盘根甘与蛟龙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石的坚硬与蝼蚁的脆弱、蛟龙的威猛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山石虽经风雨侵蚀,但依然保持其固有的形态,既不屈服于蝼蚁的破坏,也不畏惧蛟龙的挑战,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长风怒吼针芒寒,飞流直迸芙蓉湿”描绘了山间风声呼啸、水流激荡的壮观景象,通过“针芒寒”和“芙蓉湿”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力量与美的结合。

“何人号为绿发翁,此翁曾受嬴秦封”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通过“绿发翁”的形象,隐喻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有时夜半风雷起,须臾变幻江山里。有时飞上明堂路,便作明堂栋梁具”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时空维度,描绘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周家作画众所推,好墨淋漓多深趣。挂君高堂素壁间,白昼无云生烟雾”则点明了艺术创作的主题,通过赞美画家的技艺和作品的魅力,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与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艺术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陈玺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并舍者谁清可喜,各家之竹翠相交。

(0)

浣溪沙

拂面凉生酒半醒。廉纤小雨晚初晴。

过云无定月亏盈。

庭户不关春悄悄,阑干倚遍夜深深。

几回风竹误人听。

(0)

贺生子索杯

小童门外走双壶,知是君家毓掌珠。

前语果然符老蚌,这番不可学乾乌。

且将诗句为君问,还有婆杯惠我无。

莫怪明朝东阁地,要教泥醉索人扶。

(0)

题亦足堂

旧闻有欲常难足,今日纵饱旋复饥。

蚁穴梦浓方大妄,渭城歌断正全痴。

栽梅岂必万株好,种竹何须千亩为。

想见午窗无欠剩,数杯家酿一枰棋。

(0)

瑞鹤仙·其一

征鸿翻塞影。怅悲秋人老,浑无佳兴。鸣蛩问酒病。

更堆积愁肠,摧残诗鬓。起寻芳径。

菊羞人、依丛半隐。

又岂知、虚度重阳,浪阔渺无归恨。无定。

登高人远、戏马台闲,怨歌谁听。香肩醉凭。

镇常是、笑得醒。

到如今何在,西风凝伫,冠也无人为正。

看他门、对插茱萸,恨长怨永。

(0)

渔家傲·其三

岁月漂流人易老。东郊又报春来到。

梅靥柳眉还斗好。君信道。衰颜得酒重年少。

对酒邀宾同燕笑。莫教虚过芳菲了。

欬唾珠玑夸笔妙。人窈窕。新声倾坐渔家傲。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