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炬上人之金陵未还保叔塔院留赠》
《炬上人之金陵未还保叔塔院留赠》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闻说离山久,生缘遍外方。

三衣长挂体,一钵不持粮。

禅处松将偃,归时草正芳。

残书看未了,拟借最高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炬上人的僧侣在金陵的保叔塔院停留,尚未返回离山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僧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闻说离山久”,点明了炬上人离开家乡已久的事实,暗示其修行之路的漫长与坚定。接着,“生缘遍外方”一句,表达了他广泛结识众生,修行足迹遍布四方的广度与深度。

“三衣长挂体,一钵不持粮”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炬上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三衣象征着佛教僧侣的基本生活装备,一钵则代表了他们仅有的饮食工具。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僧侣生活的清贫,更展现了他们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禅处松将偃,归时草正芳”描绘了炬上人在松树下静坐修行的场景,以及他即将离开时周围环境的美好。松树的“偃”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形态,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而“草正芳”则以生机勃勃的景象,预示着炬上人未来旅程的美好。

最后,“残书看未了,拟借最高房”表达了炬上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可能居住之所的好奇与期待。残书虽未读完,却已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拟借最高房”则透露出他对高处的向往,或许是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炬上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宁静、淡泊、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八

见成公案便相当,秤则称兮斗则量。

非较非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

(0)

还丹复命篇.七言三十首·其七

阴里十三言有象,阳中六七觅无踪。

抽添运用须防谨,认取根源祖与宗。

(0)

还丹复命篇.五言十六首·其二

精气元无本,神灵共一家。

但能擒五贼,自可结三花。

甲乙无令失,庚辛不要差。

一阳归正令,七返转河车。

(0)

再蒙自然使君宠和竹诗率尔为谢

画手休誇最逼真,东墙月影画难亲。

常陪翠柏凌寒景,几见夭桃委路尘。

鸣凤引雏来应瑞,箨龙得雨便能神。

双泉异日增幽胜,开盏时时中圣人。

(0)

分水铺步月

人随乌鹊正南飞,月到中天列宿稀。

远近江峦明霁色,横斜烟雾助清辉。

危亭搔首风传笛,迥野微行露湿衣。

儿女未须频怅望,春来应与雁同归。

(0)

送韦子骏赴中书舍人召

桃李成蹊竹径幽,几年依隐玩林丘。

日边紫诏频催入,郭外青山故挽留。

河右始知天子圣,淮南应寝叛臣谋。

丝纶世掌真馀事,济难徐观用巨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