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觉儒冠误,力耕已不任。
风云入书史,日月送烟林。
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
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
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
晚觉儒冠误,力耕已不任。
风云入书史,日月送烟林。
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
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
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日里感慨时光易逝、身世无常的深沉情感。首句“晚觉儒冠误”表明诗人因为过于专注于学业而错过了青春年华,所谓“儒冠”乃指士人之顶戴;其二,“力耕已不任”则写出诗人体力衰退,无力再从事农业劳作。第三句“风云入书史”与第四句“日月送烟林”交织出一种历史长河中自然界变迁的情景,风云在书籍史册中留下痕迹,而时光则如同流水般带走了山林中的烟雾。
第五句“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每一天都是过去岁月中难以重复的一瞬间,而每个人内心却承载着长达百年的情感。六七两句“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到自身无法真正摆脱世俗羁绊,如同鸟儿想要栖息却找不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末了两句“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叹息与孤独感受。太息,意味着极度的悲凉与无奈;而“孤云生暮岑”,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着空中飘泊的孤独云朵发出感慨,似乎只有那片云才能理解他内心的寂寞和忧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的渺小与孤独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