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地炉》
《地炉》全文
宋 / 许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穴地为炉了一寒,肉屏毡帐任无缘。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

已借阳和归故絮,更分光焰到残编。

百年贫富灰埃尽,荒冢累累野烧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炉在寒冷季节中的温暖作用,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句“穴地为炉了一寒”形象地描述了地炉在冬日里提供温暖的情景,仿佛在地下挖掘出一个火炉来对抗严寒。接着,“肉屏毡帐任无缘”则暗示了地炉的温暖不仅限于其直接覆盖的区域,而是能温暖更广泛的范围,如同屏风般保护着周围的帐篷。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地炉的多功能性,无论是清晨烧树下的霜叶以增加温暖,还是夜晚煮山头的月泉水,都体现了地炉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以及它与自然界的互动。

“已借阳和归故絮,更分光焰到残编”则表达了地炉不仅能提供实际的热量,还能给予心灵上的慰藉,如同将阳光和温暖带回到旧时的棉絮中,甚至照亮了书籍的残页,寓意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百年贫富灰埃尽,荒冢累累野烧边”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地炉的象征意义。它不仅关乎个人或小群体的温暖,还触及到了历史的长河和生命的轮回。这句话暗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贫富差距如何存在,最终都将化为尘埃,而地炉的温暖和它所代表的希望与力量,却能在荒冢边的野火烧尽之后,继续传递下去。这不仅是对地炉功能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类精神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许棐
朝代:宋   号:梅屋   生辰:?~1249

许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猜你喜欢

闲二首·其二

青衫经夏黕,白发望乡稠。

雨冷新秋簟,星稀欲曙楼。

连鸿尽南去,双鲤本东流。

北信无人寄,蝉声满树头。

(0)

天坛上境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0)

醉行

秋风方索漠,霜貌足暌携。

今日骑骢马,街中醉蹋泥。

(0)

使东川.清明日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0)

补乐歌十首·其五五茎

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

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0)

僖宗时童谣

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