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
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
十年泛海上,寂寞托瑶琴。
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
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
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
云中有黄鹄,矫首愿栖寻。
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
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
十年泛海上,寂寞托瑶琴。
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
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
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
云中有黄鹄,矫首愿栖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中的作品《答观鲁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海上漂泊十年,以瑶琴寄托寂寞之情的境遇。诗的开头“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描绘了一幅春日女子在溱洧河边哀伤的情景,以此引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下来“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欢愉之中,但内心却感到孤独与不满足。
“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一句,诗人感叹知音难觅,高雅之士的风范似乎已经沉沦。接着“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表明诗人虽然感到孤独,但仍坚持自我,不轻易放弃。最后“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表达了诗人虽被误解,但仍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与不理解时的坚韧与执着。
平生穷到骨,不受世人怜。
肠倒三江洗,诗凭万口镌。
旂常无可纪,衣钵尚堪传。
今日如斯者,输君独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