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一掬泉轩》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一掬泉轩》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蘋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0)
翻译
已经在高山深处规划了居所,日常生活清静湿润无需泉水也能满足。
穿过墙壁的白色绸带是秋天的微风声,清晨的铜镜般水面清晰明亮。
已经让鱼虾自由游动,不再担心它们跳跃,还任由萍藻在水中摇曳。
只愿在这明月高悬的夜晚,与禅心一同映照在清澈的天空中,圆满无缺。
注释
卜筑:规划建筑。
清润:清爽湿润。
无泉:无需泉水。
穿墙:穿透墙壁。
白练:比喻白色的绸带,形容秋风。
秋声:秋天的声音。
鱼虾:鱼和虾。
跳掷:跳跃。
漪涟:水波纹。
明月中霄:明亮的月亮高挂天空。
相向圆:相互映照得圆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掬泉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隐逸高雅的居所——白云庄的掬泉轩。他首先赞美了轩子建在山水之间,自然环境清幽,暗示泉水的存在并非必要,但其清润的气息却为生活增添了诗意。接着,诗人通过“穿墙白练”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穿过墙壁时如白练般流淌的景象,秋日的细语仿佛能听见,而晨曦中,清亮的铜器映照着泉水,显得格外明亮。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里的喜爱,鱼虾自在游弋,水草随波荡漾,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最后,诗人想象在明月当空的夜晚,泉水与禅心相应,如同一轮圆满的月亮,寓意着心灵的澄净与自然的合一。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荀子》引逸诗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

(0)

拟古十首·其九

汉宫起秋风,美人感团扇。

褰帷坐遥夜,含愁独长叹。

桃李笑白日,垂杨拂青丝。

既受春风荣,芳菲同一时。

苟欲令偏瘁,造化庸可欺。

愿君心如日,照物无恩私。

(0)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

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

(0)

己巳三月二十六日

梦游故国人仍独,春到空梁燕自双。

云淡星疏祇见斗,浪平风定不闻江。

五更鼓角缠孤枕,千里关河入破窗。

落尽好花春又老,依然尘土暗金杠。

(0)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其一

鸡声未动发南楼,涧水随人向北流。

欲望读书山远近,雁门关上懒回头。

(0)

济南杂诗五首·其二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

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