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雷雨骤,晓霁试登楼。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
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
通宵雷雨骤,晓霁试登楼。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
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上草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通宵雷雨骤”,生动地展现了夜晚雷雨交加的激烈场景,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动态与紧张的基调。紧接着,“晓霁试登楼”一句,巧妙地过渡到清晨雨后的宁静与清新,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探索。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这两句诗通过鸟鸣与江水的交融,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百鸟齐鸣,仿佛在为新的一天唱响赞歌;而双江交汇,水势浩大,象征着力量与融合之美。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这一联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意外惊喜,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自豪感。冀北与楚南,分别代表北方与南方的地域,这里的“客”既指实际的访客,也寓意着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一句“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眼前的江面,波涛汹涌,令人不禁心生向往,想要乘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体验自由与冒险的乐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捧檄莅兹土,劳劳未匝岁。
本思宣上德,祗自速厥戾。
曷勿如脂韦,而乃同姜桂。
由来性夙成,并不解阿世。
肮脏每招尤,落落谁相契。
人生贵知几,出处何必泥。
矧且婴锢疾,亦复需调剂。
无药可医狂,自分当沦替。
所以轻簪组,一官等疣赘。
宁去无宁就,非夷固非惠。殷勤辞父老,慷慨谢舆?。
相顾更惓惓,欷歔各垂涕。
岂知冰雪肠,荣禄非所计。
君门万里遥,缥缈青云际。
翘首合江楼,临江漫凝睇。
皎皎罗浮月,纤霭不能蔽。
涓涓礼湖水,东流不少滞。
行矣挂蒲帆,悠哉去海裔。
秋萍逐浪飘,野鹤乘风唳。
俯仰任优游,襟怀自光霁。
故园松菊存,归来足休憩。
吁嗟陶彭泽,高风愧难继。
《去惠州作》【明·孙光启】捧檄莅兹土,劳劳未匝岁。本思宣上德,祗自速厥戾。曷勿如脂韦,而乃同姜桂。由来性夙成,并不解阿世。肮脏每招尤,落落谁相契。人生贵知几,出处何必泥。矧且婴锢疾,亦复需调剂。无药可医狂,自分当沦替。所以轻簪组,一官等疣赘。宁去无宁就,非夷固非惠。殷勤辞父老,慷慨谢舆?。相顾更惓惓,欷歔各垂涕。岂知冰雪肠,荣禄非所计。君门万里遥,缥缈青云际。翘首合江楼,临江漫凝睇。皎皎罗浮月,纤霭不能蔽。涓涓礼湖水,东流不少滞。行矣挂蒲帆,悠哉去海裔。秋萍逐浪飘,野鹤乘风唳。俯仰任优游,襟怀自光霁。故园松菊存,归来足休憩。吁嗟陶彭泽,高风愧难继。
https://shici.929r.com/shici/d8jZauN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