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其三》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峨眉山月半轮秋,烽火城西百尺楼。

烟柳疏疏人悄悄,西风淡淡水悠悠。

闹依陶士开三径,肯学张衡咏四愁。

见说夜深星斗畔,群仙相望在瀛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华楼居的环境与氛围。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以峨眉山的月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秋夜景象,暗示了清华楼居的静谧与高雅。接着,“烽火城西百尺楼”一句看似突兀,实则巧妙地将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宁静对比,使画面更加丰富。

“烟柳疏疏人悄悄,西风淡淡水悠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清华楼居的环境特点:烟雾缭绕的柳树下,人声稀少,西风吹拂,水面平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这种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也映射出居住者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闹依陶士开三径,肯学张衡咏四愁”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雅趣的追求。陶渊明的“三径”,象征着归隐后的简单生活;张衡的“四愁”,则是对人生忧患的深刻思考。这两句诗既是对前人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表达。

最后,“见说夜深星斗畔,群仙相望在瀛洲”两句,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将清华楼居的居住者置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之中,暗示其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神秘色彩。夜深之时,与星斗相伴,仿佛与仙界相通,更增添了诗的浪漫与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华楼居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趣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和承旨给事寄酬南京致政杜相公

贤相辞荣鬓未斑,济川舟楫一朝閒。

苍生犹望安车起,使者空持拱璧还。

郢曲传来都辇下,萧规留在庙堂间。

壮猷全德知难尚,后世高名重太山。

(0)

赠华阳道士朱尊师

却饵英芝养道芽,赤霄曾辗绛云车。

眼看碧海成夷路,心记蟠桃结实花。

东府灵方修白石,上清香饭给胡麻。

两双条脱皆金玉,可是南山萼绿华。

(0)

馆中候马

紫陌归鞍后,端门午鼓馀。

铜池衔落景,铁擿掩残书。

水远沟声细,花閒壁影疏。

去驺呼已远,自笑守应庐。

(0)

西郊二首·其一

高楼十二曲,倚遍到斜晖。

天幕清无翳,溪云冻不飞。

断冈残烧尽,远树宿禽归。

久忆莲华社,钟声隔翠微。

(0)

淘金碛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0)

送冯中允使蜀

莫笑皤然一病翁,百年交分两家同。

今朝倒屣迎王粲,旧日清谈赏阿戎。

玉垒无辞轺传送,金闺初喜姓名通。

青城山下逢仙客,为说心丹未辍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