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
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
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
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
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
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
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
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
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
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
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
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
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井水和人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比旧客常乐坊与新屋新昌里的井泉,表达了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诗中“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展示了一种恶劣的居住环境,而“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则是一种优越的生活条件。接下来,“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揭示了人们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性格的变化,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的人容易变得性情粗暴,而享受良好环境的人则可能变得挑剔。
“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表达了一种贫困和艰辛的生活状态,而“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则说明了中等以下的品德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用染色比喻来强调了一旦接受了某种不良习俗或环境,就很难改变。
最后,“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揭示了贫穷和富裕对人性的不同影响,而“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则是诗人对自己以及读者的告诫,提醒我们要警惕环境的影响,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不正直的言论。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展示了社会环境与个人品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性变化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
青天万古明月,中有物苍苍。
想是临风丹桂,费尽斫云玉斧,秋蕊自芬芳。
印透一轮影,吹下九天香。怪霜娥,才二八,减容光。
蛾眉几画新样,晚镜为谁妆。
见说开元天子,曾到清虚仙府,一曲听霓裳。
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
世事纷纷,似水东倾,甚时了期。
叹利名千古,争驰虎豹,丘原一旦,总伴狐狸。
枳棘丛中,桑榆影里,乱冢堆堆谁是谁。
君知否,谩徒劳百载,空皱双眉。争如归去来兮。
放四大、优游无所为。
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一曲玄歌,千钟美酒,日月循环不老伊。
童颜在,镇龟龄鹤寿,罢喝黄鸡。
盗天地冲和,一气造化丹基。玄牝辅弼枢机。
四象三奇。消息盈虚否泰,铅汞抽添坎离。
进退循环,玉关风透九霄吹。
云行雨施,遍浇溉、黄芽雪肌。
五彩腾辉低荫,二八香姿。
六阳鼎沸,运火候、周天数随。
引养形全,雾收云敛入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