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领应随秋气深,却缘消渴罢弹琴。
美人一赋堪千古,何用子虚与上林。
素领应随秋气深,却缘消渴罢弹琴。
美人一赋堪千古,何用子虚与上林。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敬梓的作品,名为《秋病四首(其二)》。从这短短的两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素领应随秋气深”,这里的“素领”指的是纯洁无暇的心灵,而“秋气”则是秋天特有的那种萧瑟、寂寞之感。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心灵随着秋意的加深而变得越发沉静和内敛。
接下来的“却缘消渴罢弹琴”,则描绘了一种情境:在这种深秋的氛围中,即使是弹琴这样愉悦的事情,也难以驱散心中的寂寞和疲惫。这里的“消渴”形容一种精神上的饥渴,而“罢弹琴”则是因为连这寻常可喜之事也无法持续下去,只能暂时放下。
而后两句“美人一赋堪千古,何用子虚与上林”,则是诗人对于美好和永恒的追求。这里的“美人”并非指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好存在。诗人认为这种理想中的美好足以流传千古,不需要借助于才子佳人的虚名(子虚),也不需要依托于高贵的家世或地位(上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艺术和美的追求,以及对超越凡俗、达到不朽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氛围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美好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