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旬不见孙夫子,闻学神农阖户眠。
药物谅能收近效,精神应复类癯仙。
欲趋丈室求高论,恐费华池溉下田。
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
累旬不见孙夫子,闻学神农阖户眠。
药物谅能收近效,精神应复类癯仙。
欲趋丈室求高论,恐费华池溉下田。
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写给朋友奇父的一首表达思念与敬仰之情的诗。首句“累旬不见孙夫子”表达了对友人孙夫子长时间未见的想念,可能孙夫子在专心研习学问,以至于闭门不出。“闻学神农阖户眠”进一步描绘了孙夫子如神农氏般专注于医药研究,连睡眠都显得庄重而专注。
第二句“药物谅能收近效”赞扬了孙夫子研究药物的成效,暗示他的学问能解决实际问题。“精神应复类癯仙”则赞美了孙夫子的精神状态,如同仙人般清瘦而精神饱满。
第三句“欲趋丈室求高论”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孙夫子深入交流高深的学术见解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的浅薄知识无法匹配。“恐费华池溉下田”以灌溉比喻自己的学习,希望能从孙夫子那里汲取更多养分。
最后一句“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诗人期待着春风吹过,花柳摇曳之时,能有机会与孙夫子一同欣赏美景,共享学术之乐,流露出对友情和学术交流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学术交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