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闻居处好,远意快心胸。
树接高低影,山分朝暮容。
佳时能自适,闲客几相从。
勿讶题诗晚,新来百事慵。
饱闻居处好,远意快心胸。
树接高低影,山分朝暮容。
佳时能自适,闲客几相从。
勿讶题诗晚,新来百事慵。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处居所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美好与内心的愉悦。首先,“饱闻居处好,远意快心胸。”开篇即表达了对王氏秀野堂居住环境的高度评价,让人心生向往。接着,“树接高低影,山分朝暮容。”描绘了树木与山峦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光影交错,朝暮变换,展现出自然界的多姿多彩。然后,“佳时能自适,闲客几相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美好时光中能够自在享受,与悠闲之客相伴的惬意心情。最后,“勿讶题诗晚,新来百事慵。”则流露出诗人因近来懒散而晚题此诗的歉意,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秀野堂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宁静生活中寻找自我、享受自由的哲学思考。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
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
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汝自界限之,心光眼光小。
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
不见六经语,三代俗语多。
孔一以贯之,不一待如何。
实悟实证后,无道亦无魔。
独处忽不怿,脂车城南行。
白云树上流,摇曳作水声。
草色凄以绿,好鸟相和鸣。
修途无近远,仿佛若已经。
一寺出深坞,林木何其清。
老僧道心薄,尘外多逢迎。
残叶过别院,幽花明乍晴。
花香无定处,风过随衣生。
去去复徘徊,暮霭悬高城。